原創(chuàng)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fā)!
就在新一屆北約峰會召開前夕,北約秘書長荷蘭前首相呂特,一番話捅破了窗戶紙,將西方軍事集團內心深處的焦慮公之于眾:如果臺海有事,俄羅斯極有可能在歐洲采取行動,與中國形成東西策應。
這位剛剛喊過特朗普為爹的呂特,突然發(fā)表這番惡意滿滿地發(fā)言,背后藏著怎樣的盤算?而這盤全球大棋,又牽動著多少根神經?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其表態(tài)引發(fā)廣泛關注】
呂特的邏輯很簡單:中國軍力發(fā)展迅猛,一旦決定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美國若根據《臺灣關系法》下場干預,北約成員國們作為美國的盟友,很難獨善其身。而中國,也必然會預判到這一點。屆時,只要說服普京在歐洲“搞點事情”,就足以讓北約焦頭爛額,無暇東顧。
所以,結論是什么?北約各國必須馬上、立刻、大幅增加軍費,為這場“可能的兩線作戰(zhàn)”提前備戰(zhàn)。
說白了,這首先是一套“催軍費”的組合拳。
長期以來,北約內部就為軍費開支吵得不可開交。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曾毫不留情地指責歐洲盟友“搭便車”,要求各國國防預算必須達到GDP的2%。如今俄烏沖突延宕,歐洲安全形勢緊張,華盛頓的壓力有增無減。根據北約2024年2月的數據,32個成員國中僅有18個達到了2%的標準。
呂特此番言論,正是要把遙遠的臺海危機,與歐洲各國議員口袋里的預算直接掛鉤。這是一場“陽謀”,借外部壓力整合內部共識,用意十分明顯。
但我們不能只看表面。如果僅僅是為了催軍費,大可不必把話說得如此直白。呂特的擔憂,恰恰反映了西方戰(zhàn)略界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美國真的還有能力同時打贏兩場大規(guī)模局部戰(zhàn)爭嗎?
【常年捉襟見肘的北約軍費分攤,是其內部一大矛盾】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這背后,是真實的大國博弈邏輯。
我們不妨把世界看作一個棋盤。美國的核心戰(zhàn)略,是維持其在全球關鍵節(jié)點的軍事霸權。而要破這個局,最好的方式不是正面硬碰,而是“圍魏救趙”——在多個方向同時制造麻煩,分散其精力與資源。
就拿美軍最核心的威懾力量——航母戰(zhàn)斗群來說。理論上美國有11艘航母,但隨時能拉出來打的,往往只有一半甚至更少。維護、休整、訓練都需要時間。
2024年以來,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的襲擊,就成功將美國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zhàn)斗群長期釘在中東,使其部署時間一再延長,疲態(tài)盡顯。當一個非國家行為體都能有效牽制一艘美國航母時,一個世界級軍事強國的策應行動,其分量可想而知。
而中國的“主場優(yōu)勢”則日益明顯。
隨著“福建艦”在2024年5月順利完成首次海試,中國的“三航母時代”正加速到來。更關鍵的是,解放軍的航母戰(zhàn)斗群是在家門口作戰(zhàn),背后有陸基的“東風”系列反艦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完備的空軍體系作為支撐。這套“區(qū)域拒止/反介入”體系,是任何外部干預力量都必須掂量的。
屆時,如果在臺海方向,解放軍能拉出三個航母戰(zhàn)斗群,而美軍因為歐洲或中東的突發(fā)狀況,只能從西太平洋抽調一兩個航母戰(zhàn)斗群過來,戰(zhàn)場的天平將發(fā)生怎樣的傾斜?
這筆賬,五角大樓和布魯塞爾的戰(zhàn)略家們,算得比誰都清楚。
事實上呂特的發(fā)言,字里行間的意思就是要美國別管臺海那檔子閑事,兒子們和看門狗們在歐洲可是擋不住俄羅斯的,美國老大千萬別瞎跑,跟中國撕破臉沒好下場啊!
【福建艦的海試,標志著中國海軍力量的又一次飛躍】
呂特的發(fā)言,還只點出了中俄策應這一條線。但對于華盛頓的戰(zhàn)略決策者而言,需要擔心的“火藥桶”遠不止于此。
朝鮮半島:隨著俄朝關系在普京2024年6月訪朝后提升至新高度,朝鮮半島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將直接牽制住駐日、駐韓的數萬美軍及其背后的軍事資源。
中東波斯灣:伊朗作為地區(qū)大國,其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影響力舉足輕重。之前伊朗和以色列就打得死去活來,搞得油價大漲,美軍瘋狂調動軍事資源援助以色列。未來一旦波斯灣局勢緊張,以色列和全球能源命脈受到威脅,美國能坐視不管嗎?
這些潛在的聯動,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將美國的全球兵力部署牢牢捆住。每在一個地方投入更多精力,就意味著在另一個地方的力量被削弱。美國用霸權建立的全球軍事網絡最終可能會把美國活活勒死。
這恰恰說明了,我們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廣交朋友,深化與全球南方國家的戰(zhàn)略合作,是多么具有遠見。這種“不是盟友,勝似盟友”的默契,正在成為撬動單極霸權的重要杠桿。
當然,我們樂見對手的焦慮,但絕不會將希望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策應”。
事實上中國始終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解決臺灣問題不需要任何外部勢力插手。2025年6月,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明確表示:“任何企圖干涉中國統(tǒng)一進程的行為,都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無論俄羅斯是否會在歐洲行動,無論中東局勢如何變化,決定臺海問題最終走向的,永遠是我們自身的實力。實現祖國統(tǒng)一,終究要靠解放軍打硬仗、打勝仗的能力。
毅叔之前的文章就寫得很清楚,中國在不斷打磨自己的實力,為得就是就算美國帶著北約、日、韓、菲律賓一起來,照樣打得贏。當年在朝鮮半島上一窮二白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都能狠揍由16個國家組建起來的“聯合國軍”,如今已經成為工業(yè)克蘇魯的中國,還會怕連個胡塞拖鞋軍都搞不定的西方世界嗎?
近年來,從“福建艦”下水到“東風”系列不斷推陳出新,再到全方位的實戰(zhàn)化軍事演訓,我們做的每一分準備,都是在為那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增添砝碼:打鐵還需自身硬!
當我們的實力強大到足以應對任何風浪,那些外部的干預和內部的“臺獨”幻想,才會真正化為泡影。而北約今天的擔憂,不過是這股歷史大潮下,一聲無力的回響。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fā),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訂閱本號并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zhàn)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chuàng)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