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慮把眼巴前的生活過好吧!退休之后的事兒,我沒敢想。我每個月四處打打零工,也就賺個五六千,每月繳養老+醫保共1500元以上,壓力特別大。后來想想,算了,斷保吧。”
網友們的留言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掙扎在城市里的打工者,他們并非沒有參保的意愿,也想著退休之后有份穩定的養老金,可是,這份社保的支出,已經成為他們眼中的“奢侈品”。
打工者的話語充斥著心酸與無奈,這是不愛交社保的少部分人群,然而,一組數據引發震驚:
截至2022年,中國靈活就業人數已突破2億大關,然而,在這龐大的群體中,僅有約5000多萬人購買了社保,參保率僅為四分之一。
數據雖然是三年前,但是這幾年也不會相差太大,因為延遲退休等因素影響,可能還會變小,所以,此數據依然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那數據的背后意味著什么呢?首當其沖的就是避不開的參保壓力。先來看看2025年部分地區的靈活就業參保繳費標準:
雖然是分成了9個檔次,看似更加人性化,但是,即便是最低檔次,每年也要繳納10900.8元,夫妻兩人就是2萬多,這個壓力全部自掏腰包,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放棄了。
如今好消息來了,這部分人群已經得到了關注,2025年或有一些新政策,下面[社保精算師]為你解讀:
01,合并累計
單位離職之后,自己交了社保,或者自己交了社保之后,后來找到單位就業交社保了,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無縫銜接。
根源在于,都是繳納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不是居民養老保險,所以,一旦失業了,想要繳納社保,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如今的新政策也沒有了戶籍地的限制,參保繳費更方便、靈活,再加上APP等網上操作,足不出戶即可繳費。
02,就業補貼
靈活就業的社保補貼是一直存在的,并沒有取消,但是,只有符合條件才能享受,比如說我們常說的4050、4959補貼。
一般情況下是針對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及處于失業狀態的殘疾人等等,簡單來說,就業困難的人群才能申領。
就拿《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大政發〔2017〕46號)來說,對靈活就業人員按照最低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的30%給予補貼,具體補貼金額為248.8元/人月。
這筆補貼要是能申請下來,可以大大減輕參保人的壓力。當然,各地區條件不一樣,需要申領的可以留意一下當地的條件。
03,研究制定更適合新就業方式參保政策
關于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壓力大的事兒,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將“有效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作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舉措。其中,重點提到研究更適合新就業方式和收入特點的參保政策,這一點將會影響到靈活就業人員。
目前,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情況可以說是因人而異,有的人堅持繳費,有的人望而卻步。
總體上來看,大概四分之一的人在參保,當然,醫保的人數或將更多一些,但是,也說明財務自由的人不需要參保,財務緊張的人交不起社保,導致有參保意愿,無法承受參保壓力的人較多。
社會發展到現在,傳統的靈活就業已經變為新媒體,更加自由,更加靈活,收入也相對好一點。但是,為什么還是不愛交養老保險呢?那就是個人的認知問題了,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