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聯盟中有投射的內線球員可謂是受人追捧,但作為以狀元秀身份進入聯盟的艾頓卻在26歲的當打之年被開拓者買斷,那么艾頓究竟為什么被如此看衰呢?本期欄目將通過深度數據分析帶你了解了解。
艾頓被買斷意味著他會成為自由球員,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開拓者為什么不交易艾頓換來一些資產,答案也許不是開拓者不想交易而是真的找不到下家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此看來艾頓的賽場價值可能是更加低谷的,那么艾頓上賽季究竟有著怎樣的表現呢?為什么開拓者直接砸手里了?
上賽季的艾頓結合NBA杯賽場均可以貢獻14.4分10.2籃板,兩項命中率為56.6%與18.8%,從基礎數據來看是球隊的主力中鋒但達不到全明星水準,但從他生涯各賽季來看,本賽季的綜合表現甚至可以說遜色于他的新秀賽季,要知道26-30歲正是職業球員的巔峰但艾頓卻出現了夸張的下滑,再加上他超過3000萬的年薪讓希望得到他的球隊望而卻步。
那么上賽季的艾頓是怎樣打球的?從各區域的出手占比來看,他的主要出手區域集中在三分線內特別是三秒區,三分線外的出手較少。
同時從各區域的命中率來看,艾頓的三分命中率也僅有18.8%,因此他在進攻端屬于三分線內各區域均有投籃威脅但三分威脅很弱,他的空間屬性只能延長到中距離區域,這與許多球隊需要的三分投射能力有些偏差。
并且艾頓71.4%的出手都來自于接球不運球的直接出手,他的出手占比會隨著持球運球次數的增多而下降,這意味著他不擅長通過持球運球找到出手機會再完成終結,而是非常依賴隊友為他創造出手機會再完成終結;
接球直接出手是他最主要的出手方式也是結合三分出手情況的有效命中率最高的方式,這意味著艾頓的命中率會隨著持球運球的增多而下降,他是一位較為依賴隊友的中鋒,從進攻端來看艾頓的缺點非常嚴重,那么他就沒有優勢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缺乏自主持球進攻能力,但艾頓是一名非常善于和隊友擋拆進攻的中鋒,他場均有4個回合為隊友掩護嘗試,掩護后的他接球出手有著59.2%的有效命中率,這個命中率在場均為隊友擋拆最多的球員中位于第三僅次于小薩和湖人濃眉,這是他進攻端的一個較強的能力。
對中鋒而言除進攻外籃板與防守同樣重要,艾頓在上賽季常規賽場均搶下10.4籃板還算不錯,但艾頓在周圍有對手球員時的籃板率僅有37.4%,在場均籃板上雙的16名球員中僅位于倒數第三,這意味著艾頓的籃板更多來自于無人拼搶對抗情況下,這也難怪人們給他起了個“頓寶”的綽號。
防守端的艾頓在三分線內能令對手的命中率對比賽季平均更低,但令對手命中率的下降的幅度較為有限,只能說他有一定的護框能力但難以稱之為強力,三分線外的艾頓則是會令對手的命中率提升,防守端的艾頓只能說中規中矩既不會拉低球隊防守但也無法令球隊變得更好。
當然,對中鋒球員來說只看數據也有失偏頗,賽場作用也是很關鍵的考量因素:上賽季當艾頓在場與不在場時,開拓者的進攻效率為110與110.3,防守效率數值為116.8與111.7,凈效率數值為負6.9與-1.3。
這意味著艾頓在場與否對球隊每百回合的得分數沒太大影響,但會提高球隊每百回合的失分數,總體來看艾頓的在場會令球隊每百回合的凈輸分更多,這意味著艾頓的在場作用更多是負面的。
進攻端死角明顯防守端無法提供更多作用,籃板數量尚可但不擅長對抗,作為內線這樣的進攻風格顯然難以成為球隊最需要的內線,比如對湖人而言艾頓的賽場作用可能不會比芬尼史密斯更好,至少芬尼在防守端頗為全能還有對抗與投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