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眾走進北京解憂渡主題演藝新空間,對應當日主題的香氣帶著制作團隊的誠意在空氣中引領每一位觀眾走進花神的世界,仿佛走進流動的仙凡結界,開啟重重夢境——昨晚,沉浸式互動舞劇《十二重天觀落音》在解憂渡劇場完成首輪十二場測評演出,大受各方好評。
這部融合了中國十二花神傳統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與現代舞解構美學的作品,以《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與道學文化“齊物論”為哲學根基,對“如何認知已知世界與未知世界”的議題發起藝術挑戰,以獨特視角重新描繪了以“十方眾生皆有羈絆”為核心的動人“人間”,主體劇情讓渡給觀眾參與更是標志著沉浸式演藝進入“主題演藝先鋒跨界時代”。
在百花的傳說中,以農歷中的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于是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十二花神是中國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們稱之為花朝節,因此中國民間便有一個花朝之慶。花神傳說中,男女各有12人。
本輪測評收官日,沉浸式舞劇《十二重天觀落音》媒體探班活動于解憂渡同步舉行。制作廠牌主理人、總制作人、主演等齊聚一堂,向在場的探班媒體介紹了這部劇的創作靈感、歷史考據,及演員們的角色塑造、排練趣事等方面。現場還設置了群舞互動片段展示環節,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劇中舞蹈的魅力。
記者收官日晚在現場看到,演出開始前,劇場外早早便排起長龍。觀眾以年輕群體為主,還有人身穿漢服前來。許多人在入口處的展板前拍照“打卡”,集章處不少人拿著宣傳冊排隊蓋章。
輕撩帷幔、靜推屏風,一襲紅衣的“皮日休”與“司劫”在舞臺上現身,“十二花神”、“十二重天”的瑰麗圖卷也隨之緩緩展開。舞蹈演員們身姿輕盈,衣袂生風,帶領觀眾穿越時光,共同游歷在歷史人物與神話傳說交織的十二重界域。
當晚演出歷時兩小時,劇場內座無虛席。謝幕時,現場氣氛熱烈,掌聲與歡呼聲持續十幾分鐘,演員多次返場謝幕。不少觀眾表示,演出效果“超出預期”,令人驚艷。
據悉,解憂渡演出制作團隊特邀多位國家級藝術家、舞者,以十二花神為創作靈感來源共創的沉浸式舞劇《十二重天觀落音》,在完成本輪內測后,將于2025年9月完成完整創排并在京做完整版正式演出,讓我們共同期待劇場完整版的演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