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平邵武市沿山鎮的閩贛食用菌交易市場近日舉行揭牌儀式。當天清晨,市場內人頭攢動,農戶們將一筐筐新鮮竹蓀整齊擺放,收購商穿梭其間精挑細選,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今年的竹蓀長勢好,價格更好!”沿山鎮的村民們陸陸續續將基地剛采收的竹蓀運到市場,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收購商正麻利地將竹蓀進行分揀、清理、烘烤。這些穿著雪白“長裙”的菌菇,即將從這里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市場。
黨建引領:小竹蓀撐起共富大產業
在邵武市下沙鎮胡書村的竹蓀基地里,“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正在煥發蓬勃生機。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吸納周邊農戶參與,采取“技術指導+資金幫扶+購種優惠+產品回購”等全方位支持措施。
去年,三位村支書——下沙鎮下沙村黨支部書記陳宏文、胡書村黨支部書記楊凱、楊源村黨支部書記魏志成帶頭合伙種植了20畝液體菌種竹蓀。近期,他們蹲在田間查看密密麻麻的菇蕾,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銷售竹蓀的收益由村集體與公司按比例分紅,實現了村集體、企業和農戶三方共贏。”楊凱介紹,這種模式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讓公司創收、農戶增收。
前年,楊凱率先試種10畝液體菌種竹蓀。在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試種取得圓滿成功:畝產干菇125公斤,總收入28.6萬元,凈賺近13萬元。
“賺到錢就是最好的宣傳。”楊凱笑著說。2024年,胡書村竹蓀種植戶從11戶增加到19戶,種植面積達50多畝,全部采用液體菌種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
在沿山鎮砂坑村,種植大戶老謝的竹蓀產業同樣蒸蒸日上。從2015年開始種植竹蓀的他,在政策和技術扶持下,從最初的幾畝發展到2024年的25畝。“按照一年種兩茬來算,預計年產值37.5萬元,除去生產成本可增收十多萬元。”老謝算著經濟賬。像他這樣的種植大戶,在邵武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領頭雁”。
技術革命:液態菌種提升產業效率
在邵武市綠農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發酵罐中的淡黃色液體緩緩翻滾。董事長鄭朋武見證了竹蓀種植的技術跨越:“傳統的竹蓀固態菌種培養需要約200天,改用液態菌種后,整個培養時間只要70天左右。”
據了解,這項與福建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研發的液態菌種技術將繁育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二,解決了竹蓀菌種發菌速度慢、接種成活率低的問題。
在菌種生產線的另一側,機器人精準抓取菌包,12根注射針瞬間刺入,將菌種注入菌包。“去年,這種液體菌種還得靠人工一針針打進菌包,五六十人圍著流水線轉;今年,機器人已經可以完全接手這一工作,9個人就能管理整條生產線。”鄭朋武感慨道。
液體菌種技術使每畝竹蓀增產10%-20%。鄭朋武指著生產線自豪地說:“我們公司現在每年可供應竹蓀菌種300萬袋,邵武1.5萬畝竹蓀基地近一半的菌種都來自我們公司。”
在城郊鎮香鋪村的竹蓀提質增效示范基地,福建省現代農業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黃志龍俯身觀察著竹蓀長勢,對竹蓀的液態菌種栽培技術表示肯定:“使用液態菌種栽培的竹蓀,沒有出現‘粘菇’和‘蓮花菇’現象,菇的品質非常好,每朵菇都是商品菇。”
產業崛起:從山城小鎮走向全國版圖
作為福建省最大的竹蓀生產基地,邵武市把發展竹蓀種植作為鄉村振興的重大項目來抓。通過政策扶持、專項資金補助等形式,鼓勵引領群眾積極種植。目前,該市竹蓀種植面積達1.5萬畝,種植農企、合作社和家庭農場50多家,種植戶2000余戶。
這一串數字背后,是一個年產值超3億元的富民產業。
近年來,在肖家坊鎮,當地利用富硒土壤培育出的竹蓀,種植周期僅需3至4個月,每畝產值高達5萬元左右,成為助力農民致富的特色產業。
2024年,沿山鎮入選農業農村部食用菌主導產業強鎮。目前,該鎮有400多戶農民種植竹蓀5000多畝,成為邵武種植竹蓀最大最成功的鄉鎮。
從沿山鎮到金坑鄉、大竹鎮、城郊鎮,邵武食用菌種植遍地開花。“菇蕾蕾”銀耳、金坑紅菇、邵武香菇等品牌已成長為省內外馳名的優質食用菌品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邵武的菌業技術已跨越省界。2024年,僅沿山鎮就有326戶菇農在外省栽培食用菌,其中僅竹蓀種植面積就達到4200畝。他們通過“買種贈課”模式,將“邵武籍”三級菌種銷往省外,同步推廣種植技術和經驗。
如今,竹蓀產業已成為邵武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隨著閩贛食用菌交易市場的正式運營,邵武食用菌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食用菌產業走出去,在黨建引領下,通過電商、直播帶貨等新媒體,讓邵武的竹蓀香飄全國。”邵武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危崇仁充滿信心地表示。(鄧賢龍 朱振山 曾靜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