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夏,一場運動迅速席卷而來,地方、部隊干部對此都有些不理解。
運動之初,部隊尚未介入地方工作,但有些單位也開始響應運動,大家對運動的看法出現兩種不同態度。大多數人表示部隊不應該介入地方,要保持穩定。作為山西省軍區黨委班子里,13位常委,12位常委反對部隊介入地方派性斗爭,只有一位認為應該介入地方。
這位并不非別人,而是省軍區政委張日清。
作為軍區司令員的陳金鈺個人認為,部隊不能亂,作為司令當務之急就是穩定部隊,不能參與派性斗爭。因此,他堅決不參加派性,卻遭到打擊。
因為軍區政委介入地方派性斗爭,導致地方派性組織經常到部隊,產生內部矛盾。陳金鈺回憶說:為解決內部矛盾,做大量工作,希望班子保持團結,也希望不大不要介入地方。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形勢越來越無法控制,地方各級陷于無法工作的地步。
當時,山西的群眾組織里,軍區政委支持的一派與省委所支持的是相互對立的組織,斗爭很嚴重。陳金鈺條件省委和省軍區的矛盾。1967年1月,劉格平指揮的紅派,也稱為總站派;張日清率領的聯派,稱為兵團派。后來,兩派聯合在一起。
奪取地方權力后,劉格平與張日清的矛盾也日益顯露出來,導致兩派出現對立,從文斗上升到武斗。因為省軍區下轄沒有什么武裝力量,加上上級讓軍隊介入地方,派69軍調防到山西介入工作,制止武斗,促進大聯合,作為省軍區司令的陳金鈺也算減輕不小壓力。因為軍區副司令、副政委等都受到沖擊,他本人工作也很艱難。
69軍駐防山西后,劉格平傳達所謂“指示”,要69軍支持自己。軍長解振華對此沒有急著表態支持誰。有人對解振華遲遲不表態不滿意,但他采取一碗水端平。
對于陳金鈺的處境,北京軍區領導經過調查了解,認為陳金鈺沒問題,決定保護起來,調北京軍區擔任副參謀長,負責軍區民兵工作。山西省軍區的工作交給解振華來負責,他兼任省軍區司令,革委會主任以及省委第一書記,而兩大群眾組織的頭頭后來調調去學習,離開山西革委會。
陳金鈺在山西省軍區擔任司令員時,省軍區的主要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如訓練、征兵等。擔任副參謀長是平級調動,而且分管的工作也是自己熟悉的領域。
民兵工作是配合正規軍作戰,補充不大,支援前線,維護交通,保衛政權,鞏固后方的需要。實際上擔負的任務也不輕。
在北京軍區副參謀長的位置上一干十多年,到1982年隨著干部年輕化號召而退居二線,按照副兵團職離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