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6月30日,遼寧省雷鋒研究會攜《永恒的豐碑》雷鋒組詩走進沈陽文藝二校沈撫分校,以一場飽含深情的藝術盛宴獻禮黨的生日。本次活動以雷鋒精神為紐帶,將崇高理想與堅定信念的種子播撒進校園,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刻領悟雷鋒精神與黨的宗旨一脈相承,從小樹立“一心向黨,一生跟黨走”的遠大志向,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沈陽文藝二校沈撫分校曲徽校長在活動中熱情致辭。她指出,在黨的生日前夕迎來遼寧省雷鋒研究會的精彩演出意義非凡。這不僅是對建黨偉業的深情禮贊,更是為師生提供了一次寶貴的精神洗禮。雷鋒精神所蘊含的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正是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曲校長衷心感謝遼寧省雷鋒研究會的傾情奉獻,并表示學校將以此為契機,深化與遼寧省雷鋒研究會的“校會共育共建”合作,持續推動雷鋒精神深度融入校園文化,浸潤師生心田。
整場演出緊扣“七一”主題與雷鋒精神內核,精彩紛呈,撼動人心:長扇舞《五星紅旗》(于英晶等)以翩躚舞姿深情演繹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如流動的赤誠之心;
雷鋒生平組詩由張仲國創作,由朗誦(姜玉鳳、鹿芮源等)串聯起《望城之子》《鋼鐵之鋒》《青春之歌》《從戎之夢》《璀璨之花》《道德之光》,如同一幅壯闊畫卷,生動再現了雷鋒從湖南望城到遼寧各工作過的“六地”平凡而偉大的人生軌跡,精準詮釋了其“螺絲釘精神”在不同崗位上的熠熠光輝;詩朗誦《紅鐵》(焦永清等)以鏗鏘之聲傳遞著革命信仰的堅韌與力量;
歌表演《繡紅旗》(趙世珍等)深情款款,將對黨的忠誠與期盼融入一針一線;故事講述《我要向雷鋒那樣》(劉鳳杰、韓子墨)真摯感人,點燃了孩子們見賢思齊的熱情;
原創詩朗誦《沈撫示范區,我的家鄉》(馬楚驍創作,周楷哲等朗誦)巧妙鏈接本土情懷與榜樣力量,激蕩起建設家鄉的豪情;小話劇《信仰之魂》(任桂芝等)通過生動表演,深刻揭示了支撐雷鋒行動的堅定理想信念;
女聲獨唱《唱支山歌給黨聽》(王新萍)深情悠揚,唱出了人民對黨的無限深情;詩朗誦《好人雷鋒從未離開》(鄧鳳霞等)則如時代強音,詮釋了雷鋒精神的永恒生命力。
合唱《追尋》《思念》《我和我的祖國》(王新萍指揮)旋律激昂,將對崇高精神的求索與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完美融合。尾聲全場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激昂的歌聲響徹校園,將現場氣氛推向最高潮,信念的力量在每個人心中激蕩。
演出前,遼寧省雷鋒研究會會長張仲國代表研究會向學校贈送了珍貴的雷鋒主題書籍,并為孩子們送上親筆題寫的勵志書法作品。他表示,此次《永恒的豐碑》進校園活動,是推進雷鋒精神深度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實踐。我們將持續探索以這種鮮活生動的形式走進更多校園,引導青少年“知雷鋒、愛雷鋒、學雷鋒、做雷鋒”,推動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真正讓雷鋒精神的種子在孩子們純凈的心田深深扎根、茁壯成長、絢麗綻放,最終結出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豐碩果實。
這場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信念的種子,讓雷鋒的名字與黨的光輝一起,成為指引他們前行的永恒明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