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打開微博,熱搜第一是蔡瀾去世。
一般看到這種事心情都會一沉,但當主角是蔡瀾時,我的心情會更復雜一些。
難過當然是有的,但看到訃告里寫“為免叨擾親友,不設任何儀式”,又會覺得,哇,不愧是蔡瀾哦,就算離開也是很瀟灑的。
死亡在他身上似乎是一件很輕的事,他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去品嘗美食享受美酒。
想起之前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怕死”,他的回答只有三個字:我活過。
這或許是他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一種認真吃喝玩樂、享受生活的態度。
蔡瀾是第一個讓我知道“愛吃東西”也可以是一件正事的人。
小時候寒暑假我都會從深圳飛回老家重慶,在外公外婆家里住下。那時看電視是每天固定的娛樂節目,而我特別喜歡看各種各樣的做菜比賽,坐在昏暗的客廳里,對屏幕里的各種食物品頭論足。
那些節目也是我對蔡瀾的第一印象,別的評委都是xxx大廚,唯獨蔡瀾的title是“美食家”。
節目里他總是笑瞇瞇的,看著食物的眼神像是小男孩看到最喜歡的玩具,好奇、喜愛和欣賞混在一起,一看就知是發自內心喜歡吃。
我好奇地問外公,什么叫美食家?
外公笑了一下,就是很會吃東西的人嘛。
于是小小的我在心里默默記下,這個世界上居然有吃飯就是上班的工作,而且還可以拿錢、受尊敬!
在別人想著做科學家的年紀,我的夢想是成為蔡瀾一樣的美食家。
我再長大一些,看到了更多蔡瀾的美食節目,他總是帶著美女們走街串巷,吃各種美食。
現在回想起來,對蔡瀾的這些節目最大的印象是一種很寬松的包容心,他真的在各種環境中都能自在放松地去享受誒!
去歷史悠久裝修奢華的大酒店,他可以一邊吃一邊聊起華人移民的歷史,去到熱鬧巷弄深處的小店,他照樣興奮地分享“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潮州菜”。
我也是在他的節目里第一次知道了炒飯一定要猛火才夠味,有鍋氣比材料名貴更重要。
食物在他這里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好不好吃。
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西餐廳里,旁邊的美女在糾結當下吃的是不是開胃菜,大概是在回想西餐里一道道菜吃的規矩,蔡瀾在旁邊大咧咧地說:“付錢的人最大啦,不一定要照西餐的規矩啊,應該照錢的規矩。”
后來我真的在西餐廳里看到一堆刀叉搞不懂用法的時候,就會想起他這句話,是了,吃飯而已,自己吃得舒服比各種規矩重要多了。
是更后來一些,我才真正知道蔡瀾其實遠不只是“上班就是吃東西”的人。
他做過的工作不少,最開始是在邵氏做電影。
最近幾年我有空很愛翻出老港片來看看,時不時就能碰上蔡瀾的名字在監制那一欄掛著,倒是有種時空交錯碰上舊人的驚喜。
(成龍電影《龍兄虎弟》開頭蔡瀾的名字,當年成龍很多電影都有蔡瀾的參與)
后來他成了美食專欄作家,說起來還是我們這些寫公號的老祖宗。
他趕上的是紙媒真正的黃金年代,專欄作家不僅社會地位高,而且稿費是真的不錯,章小蕙在人生低谷也是靠寫專欄養活自己的。
現在回頭看,會發現哪怕是蔡瀾這種主打輕松自在的人,在工作時也勤奮到有點離譜,忙的時候一天要寫幾個專欄,到頭來一輩子出了200多本書。
這種時候我就深深感受到,成功人士充沛的精力果然不是我能想象的。
當然更多人認識他應該是在《今夜不設防》。
這個節目或許可以算是成人談話節目的巔峰。
蔡瀾、倪匡和黃霑三大才子聚在一起請明星對談,內容生猛有趣,張曼玉在節目上可以說自己去選港姐就是因為“愛慕虛榮”,林青霞爆出了自己和秦漢的愛情,張國榮窩在沙發里大談自己的“第一次”……
甚至連斯琴高娃都上過一次,那一集里她隨意跳起蒙古舞,把三個男人迷得不要不要的,超級值得看!
這里留下了太多巨星敞開心扉的時刻,直到今日還會有人時不時拉出來回味。
當然我覺得最好玩的是這節目誕生的故事,說是倪匡愛上了一位夜場的媽媽桑,拉著蔡瀾和倪匡一起去捧場,這種場合當然聊得百無禁忌,他們仨每次都盤活整場。
結果有次蔡瀾偷偷去買單,才發現每晚都要花一兩萬港幣,他立馬驚呼:“酒不是最好,女人也不是最美,不甘心啊!不如把idea賣給電視臺算了!”
蔡瀾自己回憶這節目時也說,喝好酒,見美女,這種好事做完居然還有錢拿,這個節目錄得太愉快了。
我覺得我們真正懷念的,其實不只是一個節目,而是那種“什么事兒都可以聊”的不設防氛圍,更是那個巨星閃爍的年代。
不過我覺得蔡瀾身上最寶貴的,是當屬于他的年代過去了,他也依然保有著那種瀟灑不羈的自在態度。
他上《魯豫有約》的時候,早上9點多帶著魯豫去吃菜市場里香噴噴的豬頭肉,不到10點就要開一瓶白蘭地,魯豫一臉震撼,問他:“您不會這么早就要喝酒吧?”
他樂呵呵地回答:“沒問題啊,現在巴黎是晚上嘛!”
再過幾年他上《十三邀》,依然是大早上就打邊爐喝烈酒。
時光確實在他身上留下痕跡,跟魯豫吃飯時開酒利索得不行,這時候已經需要別人幫忙開瓶,但笑瞇瞇的眼睛里還是有那種很有勁頭的光。
許知遠面對他完全是小粉絲的狀態,一臉虔誠地想跟他聊一些大話題:“你父親身上有中國文人身上那種憂國憂民,‘讀圣賢書所為何事’,這種東西要怎么平衡呢?”
蔡瀾哈哈大笑,指向面前熱乎乎的火鍋:“后來你會發現,吃吃喝喝才可以平衡!”
我想這就是蔡瀾身上的大智慧,不管大事小事,都可以在最真實、最具體的吃吃喝喝里被消解掉,放下執著,享受人生。
而且他到老年還保有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他在采訪中也說自己一直對新的東西有探索欲,不管是微博還是小紅書,這些社交平臺他都玩得很溜。
在身體狀態變差之前他一直在微博上寫日記,每年春節還會開放評論區來跟網友互動。
我印象很深的是,很多人問他一些人生疑惑的時候,一個出現率很高的回答是“麥當勞”,就是去麥當勞打工。
原因是去M記打工是香港最沒有門檻的工作,其實蔡瀾的意思不過是“停止空想,先去干活”,很多問題在你真正進入生活之后就會得到答案。
感情問題則是,一旦有疑慮,他的回答通通是“找新的”。
蔡瀾作為風流了一輩子的人,這大概也是經驗之談。
這里我也多說兩句,有不少人說蔡瀾其實也就是一個“老登”,我是覺得你當然可以這么講,他對女性是很大男子主義的,但聯系他出生的年代來講,多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也有超越自己年代的觀念,比如他認為婚姻不是必須的,比如有人問他“剩女”怎么辦,他說:“剩女很好,快點去玩。”
退一萬步來說,一個人如果一邊懷念《今夜不設防》的大尺度,一邊瘋狂審判蔡瀾夠不夠政治正確,這本身就是一種自相矛盾。
不過說到這里也會感慨,蔡瀾確實是上一個黃金時代才能誕生的人物,如果是今天,他還沒有成名可能就“黑料滿天飛”了。
他的離開,再一次提醒我們那個時代已經落幕。
最后的最后,想起之前蔡瀾被問到如果再碰到黃霑和倪匡要說什么,他開口就是臟話:“我X你老X,走得那么快,沒有等我一起!”
現在他們可以再一次把酒言歡了,也是好事。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