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抱,碧水蜿蜒,府谷鎮黑山村星河田語生態農場里蔬果飄香。黑山村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度探索“林下經濟+”模式,走出一條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進農場的葡萄采摘園,滿眼青翠的葡萄樹葳蕤茂盛,而在葡萄架下的蔭涼處,綠油油的豌豆,毛豆蓬勃生長。目前,園內種植葡萄50畝,豌豆、毛豆40畝,預計總產量6萬斤、收入6萬多元。
葡萄生長周期長,植株間距較大,與豌豆套種,每畝地多“擠”出一份收入,實現了“一地生多金,一園創雙收”的集約化發展。套種模式不僅有經濟效益,還有生態效益,采收后的豌豆直接翻埋還田,既能轉化為葡萄生長的天然有機肥,又優化土壤養分結構,提升土壤肥力。“我們種植的葡萄采用了四位一體生態有機技術,用羊糞、農作物有機廢料等作肥料,產出的農產品是綠色食物,很健康。葡萄下面套種豌豆、黃豆、黑豆,采用綠肥壓青技術,作物在光照、水肥等方面形成互補,有效提高農產品品質與效益。”農場技術員邊高林說。
在林下雞養殖基地,郁郁蔥蔥的海紅果樹、杏樹整齊排列,600來只土雞在林地自由活動,啄食昆蟲、雜草,減少病蟲害的同時,糞便又能為林木提供天然肥料,形成良性循環。散養的雞不但肉質細膩,產的雞蛋品質高、口感好,深受市場歡迎。發展林下養雞產業,不僅減少了養殖成本,提高雞蛋品質,還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以前在外打工,現在在村集體的生態農場干活,月月有6000多元的工資,心里踏實,生活舒心多了。”村民楊買兔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黑山村堅持“種養循環、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通過“致富帶頭人+農場+農戶”的模式,著力打造“一村多品、果蔬特色、生態農場”的產業基地。目前,農場還種植西紅柿、黃瓜、香瓜、西瓜、乳瓜、櫻桃、西梅、油桃等多種蔬菜水果陸續上市,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17座溫棚里種植草莓、番茄等作物,搭建農田動植物小展館,開展自然科普研學,實現生態種植、休閑采摘、研學教育、鄉村旅游等融合發展,更好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星河田語農場負責人胡帥表示。
文/韓娜 馬宇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