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老爺為了你家江山,南征北剿,東蕩西殺……”6月27日晚,西安市工人文化宮中,秦腔之聲激越疏狂。當晚,由秦腔百年劇社——西安三意社復排的秦腔傳統劇《出棠邑》在歷經數月打磨后,終于與廣大戲迷見面,當一折折經典唱段由青春一代須生演員精彩淋漓地展現于臺上,大氣磅礴的大秦之腔,贏得滿堂彩,也展現著“傳承”的力量。
作為秦腔傳統經典劇目,《出棠邑》以春秋時期伍子胥(伍員)逃亡故事為藍本,又名《伍員逃國》,是須生名劇,歷代名家都有演出。該劇的特點是唱作并重,十分考驗須生演員的功力,其中又數《拆書》《逃國》《殺府》等折最為出名,常單獨演出。《拆書》的蹲三尻子、《逃國》的抖馬、《殺府》的三拉腔等絕技絕活,都極具舞臺表現力,對戲迷有著巨大吸引力。
西安三意社社長侯紅琴表示,《出棠邑》是對劇社和演員藝術水準要求較高的大戲,因此近年來多以折子戲《拆書》《逃國》呈現,全本戲演出較少,“西安三意社此次以傳承名劇、致敬經典為目標,以百年藝術沉淀為根基,以優秀青年演員為主力,正是希望這部深受群眾喜愛的經典老戲以嶄新的面貌再現舞臺,煥發魅力。”
在27日晚的首演舞臺上,三意社復排版《出棠邑》沒有讓戲迷失望——張朋、杜石磊、馬永亮三位“伍員”在不同折戲中,將這一末路豪杰的悲壯演繹得蕩氣回腸,其中的蹲三尻子、“540度僵尸摔”、鞭打靠旗等高難度動作更是贏得了滿堂彩,“年輕娃們演得不錯!這個戲不好演,演得精彩!是傳統味兒了!”專程趕來看《出棠邑》的78歲老戲迷王滿貴在觀演后贊不絕口。
這部復排大戲的首度亮相,也吸引了許多特殊的觀眾——來自法國的布頓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這也是自己第一次看秦腔,“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無與倫比,雖然唱詞我聽不太懂,但是我看到了讓人震驚的舞臺表演,感受到了舞臺上每一位演員都很用心,大家齊心協力呈現出來的這場演出,特別精彩,我很享受這一次的觀看體驗。”
來自西安演藝集團青年團的“00后”秦腔演員袁夢,則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看戲,“《出棠邑》里有很多秦腔絕活,三意社的三位‘伍員’,將不同折演得各具特色。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和同事一起來的,我們都看得非常滿足,希望三意社能夠多出精品,讓我們繼續學習。”
西安三意社,原名“長慶班”,演出活動始于1895年,記者了解到,《出棠邑》的復排亮相,也是該社慶祝建社130周年的系列演出活動之一。侯紅琴表示,未來,西安三意社將堅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初心,持續復排打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大戲,鼓勵支持優秀青年演員演主角、挑大梁,努力將更多經典名劇奉獻給廣大戲迷群眾。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歡 圖/受訪單位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