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國產的抗癌神藥,最終賣出了令人咋舌的“天價”。然而令人略感遺憾的是,這筆巨額收益的大部分落入了外資口袋。
6月3日的報道揭示了這場交易的驚人細節,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僅僅在半年前,以約72億的價格購得這款國產抗癌神藥的相關權益。
轉眼間便將其轉手賣給了美國制藥巨頭百時美施貴寶,交易總價高達約800億!短短半年間,這一買一賣就產生了近648億的巨額差價,其速度之快、利潤之巨,著實令人震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BNT327絕非普通藥物,它是一款雙靶點導彈,同時鎖定腫瘤細胞的PD-L1偽裝蛋白和VEGF補給通道。
前者解除免疫系統的剎車,喚醒沉睡的T細胞大軍精準殺敵;后者則精準打擊腫瘤賴以生存的新生血管網絡,斷其糧草。
這種免疫加上抗血管的雙重夾擊策略,在理論上對多種實體瘤具有強大潛力,被視為下一代抗癌療法的革命性設計。
戲劇性的是,這顆耀眼新星并非BioNTech的親生骨肉。它誕生于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普米斯。
BioNTech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通過兩步走策略,以總計約10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代價,將普米斯及其核心資產BNT327全球權益完整打包拿下。
將這筆錢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價值也在72億左右,而從普米斯手中買入的潛在總成本約20.05億美元。
時間來到2025年6月2日,醫藥行業的目光聚焦在BioNTech與百時美施貴寶的戰略合作上。雙方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開發和商業化BNT327。
BMS為此豪爽預付15億美元,承諾在2028年前再分期支付20億美元無附加條件的周年款。更驚人的是,如果一切順利,BioNTech未來還可能拿到高達76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這筆交易的總潛在價值達到了驚人的111億美元,也就是說外資企業轉手賺了將近800億元。
做個簡單的數學題,BioNTech當初買入BNT327全部家當,潛在總成本不到21億美元。如今僅從BMS拿到的首付就高達15億美元,更別提后面可能滾滾而來的巨額款項。
即便剔除后續研發投入分攤,這中間商的差價空間,著實令人瞠目結舌。難怪有人調侃,BioNTech這筆低吸高拋,堪稱醫藥資本運作的教科書級案例。
這筆超級交易,只是中國創新藥價值被國際資本重新認識的冰山一角。
BNT327的故事并非孤例,就在半年前,2024年初,另一家中國醫藥巨頭恒瑞醫藥的經歷同樣耐人尋味。跨國巨頭葛蘭素史克宣布以總計14億美元收購一家名為Aiolos Bio的初創公司。這家公司真正的核心資產僅有一款尚在臨床階段的長效抗TSLP單抗藥物AIO-001,主要用于治療哮喘。
戲劇性的是,這款藥物并非Aiolos Bio原創。就在2023年,恒瑞醫藥將該藥物的海外權益轉讓給Aiolos Bio時,僅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首付款加部分近期里程碑款。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當Aiolos Bio將其轉手賣給GSK時,僅首付款就高達10億美元,這是當初恒瑞拿到首付款的40倍!巨大的價差背后,是中國創新藥資產在特定時期的估值落差。
為何中國藥企頻頻成為國際資本“淘金”的對象?答案藏在行業的凜冽寒冬中。
自2022年以來,資本市場對高風險、長周期的創新藥投資熱情驟降。前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賽得康生物創始人張洪濤點破關鍵,外界只看到高光時刻的天價授權,卻忽視了無數Biotech在生死線掙扎的困境。
萬聯證券醫藥分析師黃婧婧分析得更直白,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普遍尚未盈利,研發投入巨大,現金流壓力如山。授權交易的首付款,往往是它們快速回血、維持生存的救命錢。
普米斯生物創始人劉曉林在2023年底與BioNTech達成合作后坦言,那筆資金至少能讓再燒三年,是支撐公司熬過寒冬、等待產品上市的生命線。
在資本寒冬里,出售資產或控股權,常常不是最優選,而是活下去的必須。2023年底至2024年,阿斯利康收購亙喜生物、諾華收購信瑞諾醫藥、健瑪保18億美元收購普方生物等案例密集發生,正是這股并購潮的生動寫照。
然而寒冬終會過去,中國藥企也在挫折中習得寶貴的成長經驗。
早期的學費雖然昂貴,卻促使中國創新藥行業加速成熟。本土藥企日益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研發成果在國際市場上的巨大潛力,并開始主動學習駕馭復雜的全球商業游戲規則。
最大的轉變在于議價策略,黃婧婧指出,過去授權賣不出高價,核心原因是標的藥物多處于風險極高的早期臨床階段,接手的跨國藥企承擔著巨大的研發失敗風險。
如今,中國藥企學聰明了。一種有效的護身策略是在授權協議中加入轉售分成條款,未來若被授權方高價轉賣,原研方還能從中分一杯羹,有效減少潛在的價值流失。
同時,像雙抗、抗體偶聯藥物等當前國際巨頭瘋狂追逐的熱門賽道,中國藥企開始嘗試繞開中間商,直接與巨頭攜手推進全球臨床開發與合作授權,一步到位鎖定更高價值。
2025年5月下旬,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三生制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雙抗產品SSGJ-707與全球巨頭輝瑞達成授權合作。
根據協議,輝瑞獲得該藥中國內地以外全球市場的獨家權益。更令人矚目的是交易條件,三生制藥一舉拿下12.5億美元首付款,創下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首付款的最高紀錄!疊加后續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交易總價值突破60億美元大關。
三生與輝瑞的這筆重磅交易,清晰地傳遞出一個信號,當中國藥企手握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前沿資產,并且具備更強的BD能力和戰略定力時,完全有能力在國際談判桌上贏得尊重,實現更公平的價值對等交易。這標志著中國創新藥企在全球化合作中正逐步奪回主動權。
國產抗癌神藥被72億買,800億賣的故事,讓人直呼虧大了。它暴露了曾經因資本寒冬和生存壓力導致的部分中國創新藥資產被嚴重低估的殘酷現實。BioNTech精明的低買高賣,確實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硬幣總有另一面。源自中國的創新藥,其科學價值與市場潛力正被全球頂尖藥企用真金白銀投票認可! BMS愿意砸下111億美元的賭注,輝瑞豪擲60億美元牽手三生,無不是對中國創新力量的背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