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中國相關部門宣布,將立即恢復從日本部分地區進口海產品,結束了因日本排放核廢水而實施的近兩年的全面禁令。
根據公告顯示,原產于日本“部分地區”的海產品將“有條件”恢復進口,即日起生效,而福島、群馬、栃木、茨城、宮城、新潟、長野、埼玉、東京都和千葉縣這10個縣的海產品仍將被禁止入境。
盡管恢復了一部分進口,但被允許的“部門水產品”在中國海關報關時,也面臨十分嚴格的準入條件,比如需持有日本政府簽發的衛生證書、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書以及產地證書。這些要求是中方持續對產品進行獨立采樣和一系列科學數據監測后作出的。
不僅如此,中國海關將繼續嚴格監管日本海產品進口,如發現任何產品不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或日方未能有效履行官方監管職責,將及時采取管控措施。
2023年7月,由于日本不顧各國的反對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中國暫停了從日本進口水產品。
在禁令頒布前,中國是日本海產品最大的市場之一。數據顯示,日本出口至中國的水產品曾占其總出口量的42%,但在禁令生效后,這一出口量瞬間歸零,這對日本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打擊。
盡管在采取了很多補救措施,比如設立專項基金救市、鼓勵內銷以及開拓新市場,但依舊沒有獲得預期中的效果。這是因為中國占到的比重過大,日本國內沒法完全消化,而國外有另外一套食品進口標準,這讓日本漁商沒法在短時間內適應。
為了重新回到中國市場,日本想盡了一切辦法,最終同意中國對核污水排海進行獨立采樣,并對檢測數據保持公開透明,這才給自己爭取了一個談判的機會。
去年9月,在與日方達成擴大處理水監測范圍的協議后,中國原則上同意逐步恢復部分進口。今年3-5月,中國又舉行了類似的會談,多次提到恢復日本海產品進口的相同標準。直到上個月,東京表示,雙方已就恢復對華海產品運輸的技術條件達成一致。
日本十分歡迎中國的最近舉措,然而鑒于此前禁令的影響,現在還很難預測日本對華出口復蘇的規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