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提醒下,我會把倉位逐漸降到7成。這不是對A股的看空,而是對倉位的控制。
因為我倉位的分母是所有資產減去幾套剛需房產,約等于全部身家。
所以必要時一定要控制倉位,來保證后續資金投入和家庭開支。如果你只是拿閑錢投資,那放著就好,根本不用減倉。
至于股市的風險,上漲就是風險,下跌就是機會,就這么簡單。
此話怎講?咱們可以從一家上市公司的傳奇故事說起。
前些年疫情時,它靠研發疫苗賺翻了。
公司疫苗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授權,賣了100多個國家。
2021年一年就賺了84億美元。而前一年利潤還僅有1個億。
這家公司就是科興生物。那么,公司的股價如何呢?
2019年至今,6年時間分幣沒漲。原因不是別的,而是股東間有矛盾,2019年2月停牌至今。
就在最近,公告要分紅了。
公司2019年停牌時股價6.5美元,現在每股要分94~124美元(其中55美元會在7月支付)。
股息率高達恐怖的1450%!
這是啥概念呢。比如你2019年買入了100萬美元公司股票。事后證明,你看得很準,公司也因為疫苗賺了大錢。但因為停牌,你沒有靠股價的波動賺到一分錢。
但沒關系,你依然靠公司自身經營賺到了你所應得的。公司如今直接給你分紅1450萬美元,折人民幣超過一個億。
從百萬到億萬身家,只用了6年時間,瘋不瘋狂?
以上是主宇宙的情況。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公司2019年沒有停牌,會發生什么?
可以想象,公司股價會爆炸式上漲。
也許會漲30倍甚至更多。當然,等疫情過去,隨著醫療賽道崩塌,公司股價會跌掉50%。
最終,股價漲個十幾倍沒什么問題,畢竟公司終歸是在疫情期間狠狠賺了一波。但
期間投資者能賺到錢嗎?
大概率不能。
別說30倍了,公司股價漲個2~3倍,很多人都T走了。然后就再也買不回來了。
還有些投資者會瘋狂追漲,包括下跌初期就抄底。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高位永久性站崗,永久性套牢。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早就發生了。比如英科醫療就是靠疫情期間做手套狠狠賺了一筆,利潤翻了60倍。該公司股價如下圖藍線。黃線是公司散戶數量。
你會發現,80%的散戶都是在公司股價漲10倍后買入的,或者漲30倍后剛開始下跌就買入的。
結果就是,雖然公司疫情期間賺到錢了,雖然公司股價從2019年至今依然漲了4~5倍,但投資者盡數套牢,無人生還。
再比如茅臺。
茅臺2019年2月股價500,2021年最高2400,現在1400。6年來漲了近3倍,但很多朋友感覺很糟糕,感覺白酒藥丸。那是因為大多數人是在2020-2021年大漲后買入的白酒,虧得太慘了。
假如反過來,茅臺2019年2月就停牌了,沒有股價波動。投資者也出不去,被動成為長期股東。
2019年2月茅臺市值9000億。迄今為止,茅臺已分紅2785億。相當于你當初買入100萬,如今已收回31萬現金。而以買入價格計,最新綜合股息率(包括回購)高達7.8%。即每年再給你回饋近8萬現金。
對比一下,如果當初買的是存款,這些年只能收到20萬的利息。而接下來每年也只能獲取1~2萬的利息。
這么看,你還會覺得白酒這個行業藥丸嘛。并不會,你會認為公司有利潤、有回報。也許白酒行業在種種原因下,經營有所波動,但對你來說,股息率依然接近8%。就算因為利潤下降少發點,比如6%,每年也能發個6萬,也遠遠強于債券、存款。
所以這事就很有意思了。
一家公司,有業務,會經營,能賺錢。
停牌了,投資者無法交易,強制變成長期股東,反而能賺到不菲的收益,感覺不錯;如果沒停牌,股價劇烈波動,一個牛熊周期后,雖然最終還是漲的,但投資者因為浮躁交易,反而是虧錢的。
最后就總結兩點:
第一,老韭菜都知道的點——牛市才是虧錢最快的時候。
第二,很多人對港A股的痛苦回憶和未來擔憂,源頭往往不在公司經營本身,而更多源于股價的起落,源于投資者高位站崗的切膚之痛。
若你轉換視角,在心態上真正成為長期股東(或因停牌被動成為長期股東),將「買股票」視為「買公司」。
那么格局便豁然開朗:你會發現,公司的長期回報總體是確定的,其創造的收益遠勝于存款債券。 經營中的波動再尋常不過,但這不過是偉大航道上的尋常風浪,無損長期復利之舟的穩健前行。
只可惜,多數人仍執念于「炒股」二字。 在他們眼中,股市無異于精心編織的「局」,動不動就A股公司「只融資不回報」,從國家隊到游資,仿佛都覬覦著他們口袋里那三瓜兩棗。
結果呢?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市場波動,在貪婪與恐懼的驅使下追漲殺跌,最終陷入「高買低賣」的惡性循環,傷痕累累。
報下格指2.08,投資機會降到A-。原創不易,干貨更難,還望大家多點贊、在看和分享支持。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