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場沖突中,我們都應當能夠學到一點經驗和教訓——認知戰和真正的戰爭一樣重要。
甚至在低烈度沖突中,認知戰更重要。
以色列在認知戰中的獲益,遠高于他們真實戰場中所取得的戰果。
伊朗在真實的戰爭中所遭受的損失,遠不如在輿論戰中受到的打擊。
在以伊沖突之初,伊朗就遭到了輿論場的“圍獵”,一個個為它量身打造、精心定制的謠言就被炮制了出來,比如說什么“小族凌大國”,什么伊朗人民反對伊朗政府,什么“伊朗被轟炸,人民街頭歡慶”,實際上全部是移花接木、無中生有的新聞學手段;比如說什么“伊朗和印度戰略合作”,實際上只是正常的外交會談;比如說什么“伊朗出賣抵抗之弧”,實際上那只是能力不行導致的失敗,抵抗之弧也并未徹底瓦解,胡賽、伊拉克、巴勒斯坦依然在戰斗,伊朗自己反美反以都反了幾十年了;比如說什么“伊朗出賣華為中興”,那更是為中文互聯網惡毒定制的攻心戰,因為出賣華為的是匯豐銀行,出賣中興的是美國律師……幾年前早有定論,在這個關鍵節點上給伊朗潑臟水,居然收到了奇效。
另外,在軍事沖突中,以色列實際上并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他們通過突襲和暗殺,用恐怖手段干掉了幾個伊朗領導人,并未能夠動搖伊朗的根本,實際上反而造成了伊朗的團結和同仇敵愾,大量原本向往自由民主的伊朗年輕人中在這次沖突中反而堅定地和國家站在一起,喜不喜歡教士集團是一回事,但目前最大的敵人是以色列和美國……先干帝國主義再說!在年輕人看來,只要政府反侵略反霸權,那就是值得支持的。
以色列真正占便宜的還是輿論掌控,他們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主流媒體,一直渲染對伊朗的打擊,卻對自己遭受伊朗導彈襲擊的事實各種遮掩,任何一條有關以色列的遇襲、戰損、傷亡的新聞都遭到了嚴格的審查……一切以色列被導彈空襲的情況,全部來自于民間的拍攝,而以色列官方從來不承認有任何損失,哪怕電廠、煉油廠、金融中心、情報機構、科學機構被炸成一片廢墟……以色列依然宣布沒有損失、沒有傷亡,這在國際上居然得到默認,不被質疑。
哪怕最后是以色列因為國土狹窄、彈藥不足、損失嚴重,無法支撐長期戰爭而妥協求和,最后在輿論傳媒上也被說成是“伊朗慫了”、“伊朗軟弱投降”……完全無視伊朗在特拉維夫那天瘋狂落下的導彈雨。
這就是猶太傳媒集團在認知戰中的統治力。
在他們構建的意識形態體系下,以色列比美國更像是一個不敗的神話,只能勝,不能敗,只能中贏、大贏、特大贏、贏麻了……不可能有任何挫敗和損失,這是猶太《圣經》中確定的,“以色列”是“上帝的代言人”,神不能流血,“天使”也不能。
它不需要真正打贏,它也不需要辯經辯贏,它只需要壟斷話語權,就能直接贏。
有人問,猶太資本控制的傳媒在異國他鄉的輿論場搞認知戰有什么?難道別國網民的支持和不支持能夠對他們有什么幫助嗎?
你搞錯了,用處極大,因為它們早就打造了一個“世界性的意識形態帝國”,任何一個地方的互聯網,都是它們拼命爭奪的地盤……特別是全世界最大的網絡平臺,在它們看來,那也是“應許之地”。
最后,“伊朗”只是一個代稱,它們的手段,可以用在任何一個國家頭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