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政府頻頻向哈佛大學施壓,一場關于全球頂尖人才流向的大洗牌正悄然發(fā)生。而香港科技大學成為了最先出手的贏家。
(圖:香港科技大學校園)
科大錄取兩名哈佛學生
據(jù)港科大透露,截止到6月5日,學校已經(jīng)率先錄取了兩名哈佛大學的研究生,而這兩名學生的背景可謂亮眼:一位來自中國內(nèi)地,研究領域為前沿科技;另一位來自巴基斯坦,專注于跨學科研究,具備極強的國際視野。
港科大研究生院院長吳宏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未來會向更多哈佛學生發(fā)出錄取通知,以吸納尖子。不過他也指出,目前學校仍需等待學生正式確認意向,因此最終入讀人數(shù)仍難估計。
據(jù)了解,近期已有數(shù)十名原計劃赴美留學的學生向港科大提出轉(zhuǎn)學咨詢,部分已進入正式錄取程序。
(圖源:香港商報)
不僅是港科大,香港大學也感受到這場“人才轉(zhuǎn)向”的風潮——國際學生轉(zhuǎn)校申請數(shù)量已較去年翻倍。港大更表示,若學生原本就讀于QS或THE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因不可控因素無法入學,可通過電郵申請,學校將3個工作日內(nèi)快速響應。
與此同時,香港中文大學也確認收到美國大學國際生的轉(zhuǎn)校咨詢,一旦學生表達意愿,校方會第一時間協(xié)調(diào)院系處理。
“掙扎很久,決定離開美國”
簽證收緊、就業(yè)門檻提高,讓無數(shù)國際生“留美夢”搖搖欲墜——即便你來自常青藤、也難逃職場寒冬,很多人只好無奈離開。
根據(jù)媒體報道,Celine 擁有電機與計算機雙碩士學位,畢業(yè)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本以為自己學有專長,就業(yè)無憂,沒想到簽證抽簽越來越難,就算抽中也無法保證能留下來?!疤乩势找换爻呔统挥焉品较蜃撸矸輿]了,所有努力都白費?!?/p>
(圖源:路透社,哈佛大學)
一名來自上海、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的22歲學生表示,雖然自己已獲簽證,但無法消除對未來的不安,“即使我在美國讀書,也可能在拿到學位前就被趕回中國,這太可怕?!?/p>
另一名中國留學生杰瑞就讀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他已經(jīng)成功申請到了哈佛大學健康數(shù)據(jù)科學碩士,但是由于擔心政策無法入讀哈佛,他正在考慮轉(zhuǎn)而攻讀牛津大學的博士項目。
還有很多國際生已經(jīng)徹底失望,“掙扎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離開美國?!?/p>
香港教育不輸“英美”
嶺南大學協(xié)理副校長、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是時候打破“歐美才是國際化高教高地”的刻板印象。
(圖:劉智鵬教授)
他直言,香港與英美院校在招攬國際學生的策略幾乎如出一轍。此外,香港高校中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全球招聘后,目前高達六成的師資都來自海外,本地教授反而只剩約三成。相比之下,英美頂尖大學本地教授比例動輒過半,香港在全球化程度上顯然更勝一籌。
對于科大錄取哈佛學生,劉智鵬評論稱:科大理工科的課程內(nèi)容和深度,絕不比哈佛遜色。最關鍵的是,香港兼具中西融合的多元文化與全英語授課環(huán)境,看似與主流英語國家無異,卻因背靠祖國,享有源源不斷的科研資源支持,這是哈佛等歐美名校難以匹敵的“軟實力”。
香港高教正憑借“國際化+東風”雙重加速,勇攀全球?qū)W術高峰,也因此有足夠的底氣和魅力,吸引更多學子來此追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