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屏幕藍光照著黑眼圈,指尖仍在各APP界面滑動;通宵會議室里,咖啡因與方案修改同步推進時,大腦竟浮現出平日難得的"靈感火花"——當代年輕人常遭遇這樣的矛盾時刻:身體已發出疲勞信號,精神卻在深夜異常亢奮。為何生物節律被打破時,人體會啟動這種"逆勢清醒"機制?這背后并非是天賦異稟的精力充沛,而是神經遞質在應激狀態下的代償反應。
核心機制:多巴胺與腺苷
當我們在凌晨刷短視頻或沉迷于其他電子娛樂活動時,大腦的獎賞中樞——伏隔核會異常活躍。這種狀態下多巴胺分泌量會比日常更高,如同給神經注入“即時愉悅劑”,這種神經遞質會暫時掩蓋身體疲勞的信號,讓我們誤以為“狀態正好”,也就是自己騙自己。
但這一機制暗藏致命陷阱:多巴胺的半衰期僅2-3分鐘,其帶來的興奮感需要持續的外界刺激(如屏幕刷新、任務進度反饋)才能維持,久而久之便形成熬夜成癮的惡性循環,就像是對神經的“高利貸”。
正常生理狀態下,腺苷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睡眠驅動因子”,會隨清醒時間呈線性累積,當與大腦 A2A 受體結合時,便會觸發困倦信號。也就是說,腺苷濃度越低,人越不困。而近年,北大科學家李毓龍團隊通過對小鼠進行睡眠剝奪實驗發現:熬夜會損毀基底前腦區的谷氨酸能神經元,可導致腺苷濃度增加速度顯著降低。因此,越熬夜越不覺得困,于是繼續熬夜。
貸款”熬夜的代價
你只是看起來清醒
在一些國家,他們把酒精血液濃度超過0.05%的人判定為醉駕,而一項研究發現17~19個小時沒睡的人的大腦認知能力和酒精血液濃度0.05%的人相似。如果超過24小時,甚至可以高達0.1%的酒精血液濃度。因此,當大腦長時間得不到休息,大腦的認知能力會受到削弱。這時,你做得一些決策,其實可能并不正確。
記憶力和反應力下降
有研究顯示,24小時睡眠剝奪會顯著降低警覺性和認知功能表現,這些變化涉及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減弱,具體表現為影響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
免疫系統臨時崩潰
有實驗對5名身體健康的志愿者進行了24小時的完全睡眠剝奪,其結果是,志愿者體內的“非經典單核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數量顯著增加。這種變化跟體內炎癥標志物水平顯著正相關,表明炎癥反應被激活。雖然第二天恢復充足睡眠后能夠逆轉,但同樣也說明了,如果長期性熬夜,免疫系統的崩潰可能會讓你更容易感染疾病。
心理健康受損
或許這是許多熬夜黨第二天的真實感受,特別是熬夜之后并沒有補足睡眠時間就進行工作、學習的話,極易產生暴躁、易怒的情緒,情緒調節能力下降。可能平時并不會讓你生氣的小事,都變成引爆炸藥桶的火星。
熬夜補救大法
第二天小睡一會兒
熬夜后的第二天,不管有多少事情等著你做,一定要在中午小睡一會兒!它能讓你立刻清醒,減輕疲勞,還能提高因缺乏睡眠而受損的許多認知過程的表現。10分鐘-30分鐘,天不會塌下來的,都是為了下午更高的工作、學習效率!
運動”對沖“熬夜的危害
研究人員發現,盡管不良的睡眠習慣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但每天進行 25~65 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消除這些有害影響。請注意,”每天“就意味著你是一個有長期鍛煉習慣的人,并不是說每一次熬完夜后進行緊急鍛煉。
吃得健康點
越是睡眠不足的人,越傾向于選擇零食、高點等高糖高脂的食物,而高糖高脂的飲食又會繼續對睡眠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熬夜之后一定要抑制住自己想吃高糖高鹽的心情,選擇更加健康營養的食物!
人的一生有兩三萬天,又有誰會沒熬過一次夜呢!注意控制次數、學會降低熬夜帶來的危害就已經很棒啦!
參考文獻:
1.Peng W, Wu Z, Song K, Zhang S, Li Y, Xu M. Regulation of sleep homeostasis mediator adenosine by basal forebrain glutamatergic neurons. Science. 2020 Sep 4;369(6508):eabb0556.
2.CDC- NIOSH Training for Nurses on Shift Work and Long Work Hours[EB/OL]. (2020-03-31)[2025-03-22].
3.Joo E Y, Yoon C W, Koo D L, et al. Adverse effects of 24 hour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cognition and stress hormones[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 2012, 8(2): 146-150.
4.Li-Jung Chen, Mark Hamer, Yun-Ju Lai, Bo-Huei Huang, Po-Wen Ku, Emmanuel Stamatakis, Can physical activity eliminate the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poor sleep? A 15-year follow-up of 341,248 MJ Cohort participants,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Volume 11, Issue 5,2022,
5.Theorell-Hagl?w J, Lemming EW, Micha?lsson K, Elmst?hl S, Lind L, Lindberg E.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ealthy diet scores and meal patterns: results from the population-based EpiHealth study. J Clin Sleep Med. 2020 Jan 15;16(1):9-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