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熱,真的不是開玩笑。”2025年7月,全國多地連續刷新高溫記錄。廣東某地氣溫高達43.5℃,一位外賣員在送餐路上中暑暈倒,搶救無效,不幸離世。類似的新聞并不罕見。
熱死,不再只是極端個例。國家疾控局數據顯示,2023年因高溫相關死亡人數比2015年多出近兩倍,且高溫致死并不限于老年人,年輕勞動力也頻頻中招。
很多人不以為意,“多出點汗,扛一扛就過去了”。但真相是,高溫對身體的打擊,比很多人想象中要猛烈得多。熱射病、心臟驟停、脫水休克……中暑從不是輕描淡寫的“小病”。
作為醫生,我只想提醒你一句:天再熱,也別硬扛。空調舍不得用,是拿命來省電。但光吹空調遠遠不夠,以下這5件事,在高溫天做了,等于主動把自己送進急診室。
天熱還堅持日曬運動
“早上六點太陽還沒那么毒,跑步剛剛好。”很多人這么想,也這么做。
但別忽視了,即使清晨,氣溫也可能高達30℃以上,濕度接近飽和。汗液蒸發減慢,體溫難以下降,極容易發生中暑。
特別是跑步、騎車等高強度運動,會讓核心體溫迅速升高。一旦體溫突破40℃,熱射病就可能找上門。
2024年北京協和醫院就收治過一名28歲的健身博主,晨跑時暈倒在公園,送醫時體溫42.1℃,昏迷超過30小時。
他沒有基礎病,身體很健康,但還是差點沒挺過來。醫生坦言:“熱射病不是‘中暑’進階版,而是致死率高達50%的急癥,延誤救治1小時死亡率翻倍。”高溫天,戶外鍛煉不是健康,而是冒險。
怕空調“吹壞身體”
有人覺得空調吹久了容易頭暈、關節痛,甚至“中空調病”。于是寧愿開窗通風、扇風流汗,也不肯好好吹空調。
但醫學上從沒“空調病”這個診斷。真正讓你不舒服的,是溫差過大、風口直吹、環境干燥,而不是空調本身。
不開空調,反而更容易中暑。2023年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顯示,在室溫超35℃的環境下,人體核心體溫會持續升高,即使靜坐不動,也可能出現脫水、意識模糊、熱衰竭等問題。
特別是老人、孕婦、慢病患者,一旦中暑,搶救難度遠高于普通人。建議室溫控制在26℃~28℃之間,保持通風,不要直吹頭部或腹部。用空調,不等于放棄健康,而是保護自己。
天熱圖省事
高溫天胃口差,很多人吃飯越來越隨意。冷飲、燒烤、小龍蝦、冰西瓜成了標配。感覺吃得“爽”了,身體卻在悄悄報警。
冰飲刺激胃腸,容易導致腹瀉、胃痛;高油高辣則會讓腸道黏膜受損,引發炎癥和感染。
2024年南京鼓樓醫院急診數據顯示,夏季腹瀉就診人數比冬季多出接近三倍,多數與飲食結構紊亂有關。
而且辛辣刺激食物會讓體溫進一步升高,加重身體負擔,尤其對心腦血管病人來說,是嚴重隱患。
想降溫并不靠冰鎮飲料。綠豆湯、淡鹽水、清蒸蔬菜、苦瓜、冬瓜等食物,才能真正幫你降火、補水、護腸道。
覺得出汗排毒
“出汗是好事,排毒。”這是最常見的誤區。其實汗液排出的大多是水分和鹽分,真正的“排毒”靠的是肝臟和腎臟。
大量出汗不補水,會導致電解質紊亂、低鈉血癥,甚至誘發心律失常、抽搐昏迷。
2023年廣東中醫院曾接診一位快遞員,連續三天戶外送件,每天水沒喝夠500ml,結果突然暈倒,檢查發現血鈉極低,腎功能急劇下降。
普通人夏天水要喝夠,每天別少于2000ml。如果出汗多,要補充含有電解質的水,比如淡鹽水、運動飲料。但別喝太快,也別猛灌冰水,容易刺激血管收縮,反而引發頭痛、胃痙攣。
熬夜+空調+悶熱
很多人夏天晚上貪涼,開著空調追劇、打游戲,熬到凌晨兩三點才睡。但熬夜本身就會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
加上空調房空氣干燥、循環不暢,更容易形成血栓,年輕人猝死多與此有關。
2024年上海瑞金醫院數據顯示,夏季夜間猝死病例比春秋季增加約40%,多數為30-45歲男性,且有長期熬夜習慣。
別再以為自己年輕就能扛。保持規律作息,比什么都重要。熬夜不是生活方式,是慢性自殺。
醫生總結一句話:高溫天,別只想著出汗、避暑,更要避命
中暑不是虛驚一場,而是能要命的急性病。別小看空調,它是夏天最便宜的“救命工具”。別輕信謠言,也別逞強硬扛。
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吹空調、補水、清淡飲食、早睡早起、不戶外暴曬。夏天不是戰場,不需要你硬撐。身體是用來保護的,不是用來考驗的。
參考資料:① 國家疾控局. 《2023年中國高溫健康風險評估報告》[R]. 2024.
②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高溫暴露與心腦血管事件關聯研究》[J]. 中國公共衛生, 2023, 39(4): 489-49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