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成長、革命在藝術中交織,舞臺短劇、思政教育跨界碰撞……6月30日,由市委宣傳部聯合市紀委、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資’文潤心 弘‘毅’育人”音樂思政課(市直機關專場),在市文化館多功能廳唱響一段跨越時空深情相擁的樂章,演繹陳毅元帥家風在資陽大地代代相傳的動人篇章。
思政課現場。
思政課現場。
這場別具一格的音樂思政課,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說教課堂,而是選取資陽紅色文化代表陳毅的故事為創作內容,以新空間駐場演出為依托,精心打造的交互感十足的沉浸式課堂。
前奏音樂悠悠響起,在動態光影的巧妙呈現中,傳統LED屏幕化作投影屏,打破原始觀感與聲場,呈現陳毅毅然投身革命、回老家探望等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與此同時,寬闊的舞臺上,精心布置的生動布景不斷切換,表演者們在其間自如穿梭,引領著觀眾完成從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到蓬勃發展的新時代的時空穿越,每一幕都仿佛近在眼前,令人身臨其境。
創新還體現在故事架構上,本次音樂思政課大膽突破了單一、線性的敘事模式,巧妙地將陳毅人生中的重要片段,與成長、家國情懷等核心元素緊密融合,精心劃分出四個篇章:第一篇章,革命重堅定,一心報家國;第二篇章,家教重言行,百善孝為先;第三篇章,清廉重堅守,約法嚴六親;第四篇章,家風重傳承,家國共奮進。不僅展現陳毅元帥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又彰顯其言傳身教、以孝為先的高尚品德。
思政課現場。
思政課現場。
課堂推進至第三篇章,視角更延伸至當下。“請全體起立,合誦《手莫伸》。”隨著演員的引導,現場運用“打破第四面墻”的藝術處理手法,巧妙地將觀眾融入舞臺短劇中,使之成為劇中的重要一員,與故事主角實現跨越時空的“相擁”。剎那間,全場觀眾齊聲誦讀,聲音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每個人都深切感受信仰力量的時代回響,一個極具感染力與張力的共鳴場域就此形成,將課堂氛圍逐漸推向高潮。
第四篇章中,課堂視角轉向身邊的普通人,你、我、他紛紛站到舞臺“C 位”。多個家庭自豪地曬出“傳家寶”,這些承載著家族記憶與精神傳承的物件,解鎖代代相傳的精神密碼;一封《家風倡議書》,將良好家風建設的理念深深植入每個人的心中;家庭代表還現場互動,分享充滿生活溫度的家風故事。
最后的大合唱《國家》將全場氛圍再次點燃,觀眾們飽含深情的歌聲與資陽深厚的文化底蘊完美交融,在現場久久回蕩,傳遞出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眷戀。
思政課現場。
思政課現場。
“今天知道了陳毅元帥的故事,也學習到了陳毅元帥的品格,我也會將這些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四川師范大學附屬資陽臨空經濟區第一小學三年級學生李沐妍表示。
正是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在這場獨一無二的舞臺相遇中產生共鳴,觸發了跨越時代的情緒共振。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思政課,還舉辦了學校專場和社區專場,這無疑是資陽紅色文化與時代精神交融的生動實踐。
見習記者 李磊全媒體記者 郭菁 張建 張露 韓成璽
來源:資陽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