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問題一直是很多畢業生所困擾的問題,伴隨著大學生就業難等相關詞條頻頻出現在社交媒體首頁,也讓不少考生報考大學時將好就業放進了一個大學是否值得報考的衡量標準中。眾所周知,學校的地理位置時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聚集了全國絕大多數頭部企業,不僅實習機會多校招資源也會更加豐富。
廣州作為一座超大城市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高端產業聚集、科技創新資源豐富。自改革開放之后,國家經濟蓬勃發展,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就業市場上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起來。廣州工商學院作為“廣東高等職業教育(民辦)競爭力10強單位”,對于提高學生競爭力有獨特的教育方法:“德學五進”的育人特色以及“四鏈融合、雙向賦能”的應用型辦學模式。
學校堅持“以德為行 以學為上”教育理念,大力推進“進課室、進圖書館、進實驗實訓室、進體育場館、進社會”的“五進”教育實踐活動,著力凝練“德學五進”特色校園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突出的實踐能力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學校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建有室內真冰溜冰場、擊劍館、冰壺館、高爾夫球館等體育場館,室外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校內外多種教學實踐平臺。還有館藏圖書530萬余冊(含電子圖書))的巨型圖書館,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在校師生日常閱讀都提供了充足的選擇。
“四鏈融合、雙向賦能”,校企協同共建深度融合平臺,解決就業問題。“產教融合”是如今教學領域的熱點詞匯,是一種產業和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方式,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解決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供給脫節問題。學校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地域優勢,服務人工智能、大健康、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與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小米集團、阿里巴巴等行業企業深入合作,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打開學院的就業信息網上,隱藏著學校為學生就業問題付出的努力,校內宣講會將日歷排得琳瑯滿目;日常拓崗新聞更是密密麻麻,學校走訪各個企業和高校只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臨近畢業季的六月學校更是放出“大招”,“百日沖刺促就業,百企送崗進校園”。從校內實驗實訓到校外教育實踐,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到就業培訓精準輔導,廣州工商學院建立起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優質教育體系,立足珠三角,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與智力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