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試小戰士們!我先給你們講個事兒,有個叫小林的同學,每次監考老師一發卷子,他那心跳聲啊,比教室空調嗡嗡聲都大。試卷上的字在他眼里,就跟被風吹散的紙片似的,他手心直冒冷汗,筆尖在答題卡上還洇出一團墨漬。這可不是頭一回了,每次重要考試,他大腦就跟死機了一樣。
其實啊,好多人考試的時候都怯場,這就跟電影主角被按了靜音鍵似的,明明知道臺詞就是說不出來。心理學家發現,初中生里有37%的人都這樣。但很多人不知道,怯場可不是膽小,而是大腦超負荷運轉時開啟的自我保護機制。
咱來拆開說說這個“保護機制”哈。當壓力激素皮質醇蹭蹭往上漲的時候,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層就暫時“下崗”了,恐懼中樞杏仁核開始接管身體。這就跟電腦同時開太多程序卡機了一樣,不過呢,這是大腦在提醒你,該給思維來次大清理啦。
我這有幾個解決辦法。第一個是感官重啟法,你就試試“五感急救包”。深呼吸的時候心里默念“吸氣4秒 - 屏息4秒 - 呼氣6秒”,感受空氣從鼻子進去的涼意;用拇指輕輕壓虎口穴,感受皮膚和指甲的觸感;在草稿紙上畫三個同心圓,看著線條顏色一點點變深。這些動作就跟重啟手機似的,能刷新你的神經回路。
第二個是角色扮演法,你就把自己想象成考場導演,試卷是劇本,筆尖是道具,鈴聲就是場景切換的提示。要是焦慮來了,你就用第三人稱描述自己,比如說“這個男生正在調整坐姿,他準備先做最擅長的數學題”。這樣能讓你跳出情緒的漩渦。
第三個是壓力轉化法,把“萬一考砸”的害怕變成具體的行動清單。第一,列出三個肯定能拿到分的基礎題;第二,準備兩套時間分配方案;第三,給自己寫一句加油的暗語。這就跟登山的人把恐高變成系緊安全帶的動作一樣,壓力會隨著你的準備越來越充分,變成前進的動力。
最后我想說哈,考場可不是戰場,而是你展示成長的大舞臺。手心的汗漬以后都會變成知識的印記,顫抖的筆尖最后能畫出青春最美的拋物線。記住啦,真正的勇氣不是啥都不怕,而是心里害怕還繼續往前走,就像春天的種子,在黑暗里使勁兒醞釀破土的力量!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以真誠地、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態度解讀來訪者的內心與行為。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同感來訪者的感受、尊重來訪者的情感,讓來訪者感受到安全、接納、平等、尊重的咨詢氛圍,陪伴來訪者一起走過迷茫低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