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山眼科中心醫院斜弱視專科主任、斜視與小兒眼病領域權威專家余新平,憑借二十余年豐富臨床經驗與前沿診療技術,在國內眼科界享有盛譽。2025年6月22日,應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小兒眼科誠摯邀請,余新平主任蒞臨南昌開展坐診及手術工作。期間,余新平主任成功為一名 18 歲的共同性外斜視患者小章實施矯治手術,助力其重獲清晰視界與正常視功能。
小章在 1 年前偶然發現自己右眼向外偏斜,隨著時間推移,病情愈發嚴重。來到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后,余新平主任對其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小章右眼裸眼視力僅為 0.25,通過佩戴 - 2.25DS/-0.50DC×65° 的眼鏡,矯正視力可達到 1.0;左眼裸眼視力 0.4,戴鏡 - 1.00DS/-0.50DC×15° 后矯正視力同樣為 1.0。在 33cm 近距離視物及 5m 遠距離視物時,小章的眼位均向外偏斜 40 三棱鏡度。交替遮蓋檢查發現,其雙眼眼位由外上恢復至正中位置,且雙眼二級、三級視功能已遭受破壞。綜合各項檢查結果,小章被確診為共同性外斜視、分離性垂直斜視、右眼下斜肌亢進以及雙眼屈光不正。
完善一系列術前檢查與準備工作后,余新平主任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精湛醫術,為小章實施斜視矯正手術。術中,對小章右眼外直肌進行后徙 6.5mm 處理,同時將右眼內直肌縮短 5.5mm,整個手術過程進展順利。術后,經過斜視矯正手術以及系統的雙眼視功能訓練,小章的眼位已恢復正常,雙眼二級、三級視功能也在逐步修復中
針對小章所患的分離性垂直斜視,余新平主任介紹,目前該病癥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其主要特征為兩眼交替出現上斜視,眼球運動呈現分離狀態。在交替遮蓋檢查時,被遮蓋的眼睛會出現上漂并伴有外旋轉現象,去掉遮蓋后,眼球則緩慢回到注視位并發生內旋轉,且在看遠時癥狀更容易顯現。值得注意的是,頭位側轉后交替遮蓋時仍存在交替上漂現象,這是與單純雙眼下斜肌亢進鑒別的關鍵要點。分離性垂直斜視常常合并先天性斜視,多數患者還伴有眼球震顫和弱視,也可能合并下斜肌亢進。該病通常為雙眼發病,既可以是對稱性的,但更多情況下表現為非對稱性,少數也存在單眼發病的情況。對于平時無明顯交替上斜視,僅在檢查時才發現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療;若患者同時合并屈光不正,在配鏡時可借助光學手段轉換注視眼,以避免上漂現象暴露。當分離性垂直斜視合并水平斜視時,則需在矯正垂直分離性斜視的同時,通過手術矯正水平斜視。
關于小章所患的共同性外斜視,余新平主任指出,這類患者雙眼視軸不平行、眼位偏斜,常伴有復視癥狀,且斜視角在各個方向均相等,多表現為日常恒定性外斜視。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外斜視、復視以及輻輳功能不足。其中,外斜視和復視最為常見,患者斜視度數一般在 15°~40°,呈恒定狀態。而輻輳功能不足則表現為患者無法完成 “斗眼” 的眼球運動,但雙眼水平同向運動正常,有時還可能出現雙眼上下同向運動障礙。對于斜視度數較大,一般超過 15°,且病情穩定半年以上的患者,手術矯正是有效的治療方式。眼位矯正后,通過積極開展術后視覺訓練,如脫抑制訓練、融像訓練、立體視訓練等,能夠幫助患者恢復雙眼視覺功能。
此次南昌愛爾眼科醫院與余新平主任的合作,不僅成功幫助小章擺脫了斜視困擾,更為南昌地區斜視患者帶來了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與康復希望。未來,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將持續引入優質醫療資源,為患者的眼健康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