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在線消息,2025年6月28日深夜,美國國會山燈火通明。參議院表決器上最終定格在51:49的數字,并非決定法案的生死,而是程序性投票的驚險闖關。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亦稱“大漂亮法案”)邁過第一道門檻,距離他設定的7月4日獨立日簽署目標僅幾步之遙。投票現場劍拔弩張,肯塔基州的保羅與北卡羅來納州的蒂利斯兩名共和黨人臨陣倒戈,逼得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暴怒,直接威脅要“找人取代”蒂利斯的席位。最終靠著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約翰遜在最后關頭改投贊成票,才勉強湊夠票數,這場政治豪賭的序幕在撕裂與爭議中拉開。
法案核心,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財富大挪移。其核心邏輯清晰得近乎赤裸:一面是慷慨的減稅承諾,一面是冷酷的福利削減。它要將特朗普2017年的標志性減稅政策永久化,企業稅率將長久鎖定在21%(原定2026年回升至28%),高收入家庭(年收入超50萬美元)成為最大贏家。普通家庭看似也分得一杯羹——服務員小費、工人加班費、購車貸款利息等將免征聯邦稅,一個典型中產家庭每年可省稅約8500美元。然而,這份甜蜜的代價異常沉重:未來十年預計減稅總額高達4.9萬億美元。
特朗普(資料圖)
填補這巨大窟窿的辦法簡單粗暴:借。法案提出將聯邦債務上限再提高驚人的5萬億美元。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分析,僅參議院這一版本,未來十年就將直接推高國家債務3.3萬億美元,使國債占GDP比重飆升至145%的危險水平。這無疑是在財政懸崖邊瘋狂加速。
代價由誰來承擔?弱勢群體首當其沖。法案要求領取醫療補助(Medicaid)的受益人每月必須工作滿80小時,否則失去資格,預計760萬底層民眾將因此被踢出醫保體系。領取食品券(SNAP)的年齡門檻則從54歲大幅提高至64歲,約230萬老年人面臨“斷糧”風險。教育領域亦未能幸免,像哈佛、耶魯這類頂尖學府的巨額捐贈基金將被課以21%的重稅,其結果很可能是削減本已稀缺的貧困學生助學金。這種“劫貧濟富”的邏輯,成為法案最刺眼的標簽。
當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歡呼“美國經濟黃金時代即將重啟”時,曾經的盟友埃隆·馬斯克卻發出了最刺耳的警報。馬斯克過去兩個月持續猛烈抨擊該法案,6月28日他再次在社交平臺上直言:此法案“荒唐”,“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對美國造成巨大的戰略傷害”,是在“讓美國走上被債務奴役的快車道”。他甚至斷言美國政府早已“處在破產邊緣”。
馬斯克(資料圖)
馬斯克的憤怒,部分源于切身利益。特朗普的法案對拜登時期的新能源補貼政策進行了全面清算:風能、太陽能項目若想獲得補貼,必須在2027年底前建成發電(原政策只需開工),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更是被提前三個月取消。與此同時,傳統能源行業則收獲大禮——海上石油鉆探限制被解除。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領軍者,馬斯克的特斯拉首當其沖。特朗普在回應兩人關系破裂時輕描淡寫,稱撤銷電動車強制令對馬斯克“很難接受”,并略帶諷刺地表示“我不希望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一輛電動汽車”。
然而,馬斯克的反對遠不止于商業得失。這位以顛覆創新著稱的企業家,更深層憂慮在于法案對美國社會根基的侵蝕。大規模減稅配合對底層福利的殘酷削減,必然加劇社會撕裂與貧富鴻溝,損害經濟活力與社會凝聚力。這種結構性的破壞力,遠非某個行業的補貼得失可比擬。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張文宗的觀察一針見血:法案損害社會活力與凝聚力。
特朗普(資料圖)
“大漂亮法案”實質是特朗普的一場孤注一擲的政治豪賭。他試圖以短期減稅紅利收買選民與企業歡心,同時將巨額財政赤字與債務炸彈拋給未來。用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為富人的減稅盛宴買單,并在能源戰略上急轉彎重回“美國優先”的老路。然而,這種飲鴆止渴的策略風險極大,財政赤字的無底洞與底層民眾的憤怒反彈,隨時可能吞噬眼前的所謂“勝利”。共和黨內部深刻的裂痕——財政鷹派對赤字規模的憂慮與部分議員對選區民生反彈的恐懼——已經暴露無遺。民主黨人則團結一致,痛斥其為對普通民眾的背叛。
法案闖關之路依然險象環生。參議院通過程序性投票后,書記員們耗時約16小時完成對這份940頁龐然大物的全文朗讀,緊隨其后的是長達20小時的激烈辯論。即便最終在參議院涉險過關,由于條款修改,它仍需返回眾議院重新表決,時間壓力巨大。特朗普設定的7月4日“最后期限”如同高懸的利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