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象,在上海的旅游場所,竟然能發生驅趕嬰兒喝奶的事情!
這兩天,上海動物園上熱搜了!起因是游客夫妻帶10月大嬰兒游園,孩子餓了需要喂奶。因為天氣炎熱,母嬰室距離稍遠。于是家長進入有空調的動物園科教館,找了一個小角落用奶瓶喂奶。
這時候,一個不和諧的事件發生了。科學教育館的工作人員立馬過來,以館內“禁止飲食”為由對這對夫妻和嬰兒進行驅趕。
不讓在館里吃飯可以理解,但是不讓10個月大的嬰兒喝奶,這是游客茅先生和妻子無法理解的,也沒法接受。于是雙方發生了爭執。茅先生認為,廳里有游客喝水,為什么不讓嬰兒喝奶?但無論茅先生夫婦怎樣辯解甚至“求情”,工作人員態度很強硬,就是不可以!
事后,越想越氣的茅先生打電話向上海動物園進行了投訴,要求那位阻止嬰兒喝奶的工作人員道歉。幾天后,上海動物園打電話給茅先生,表示工作人員依規履職,無需道歉。也就是說,動物園一方堅持認為他們沒有錯,錯的是茅先生,他們應該去外面的母嬰室給孩子喂奶。
事情曝光后,很多網友對上海動物園的做法進行了指責,認為不讓嬰兒喝奶太缺少人性化。成年人可以控制自己的飲食時間,但嬰兒吃奶是生存需求,這豈能相提并論?那位以“禁止飲食”為由驅趕游客的工作人員是從小沒喝過奶的孤兒嗎?
隨后,有關上海動物園的一些不規范做法甚至“黑料”相繼被網友扒了出來,更引發了人們對上海動物園的質疑。
有網友爆料稱,上海動物園里有很多流浪貓,而且性格非常穩定 ,一點不怕人。根據《野生動物學報》上的一篇標題為《上海動物園流浪貓弓形蟲感染情況調查》的文章顯示,上海動物園區內的流浪貓弓形蟲抗體陽性率很高,易感圈養動物的暴露風險比較大。
網友質疑:“作為動物園,保護好園區內的圈養動物是最基礎的工作,但為什么對威脅圈養動物的流浪貓這么寬容,而對待用奶瓶吃奶的嬰兒卻如此苛刻呢?”這不是典型的“厭童愛貓”嗎?
有網友甚至還扒出了上海動物園現任園長一段被處分的“黑歷史”,2015年1月6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一條《上海市通報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文章顯示,2013年5月,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裴恩樂接受企業宴請并收受禮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而這位“裴恩樂”正是上海動物園的現任園長。
其實,網友扒出這段“黑歷史”不是太應該,畢竟,那是多年之前的事兒了,跟現在驅趕嬰兒喝奶的事件沒有什么關聯。而且過去受過處分,不代表現在就存在問題。相信裴園長一定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不然做不到這個位置。但是對員工的服務管理方面,裴園長還是應該再加強一下。
另外,有媒體記者來到上海動物園,針對母嬰室設置的問題進行了踏訪。記者發現,上海動物園的母嬰室只有一個,位于游客服務中心,但是在游客服務中心門外,并沒有關于母嬰室的指引標示,園內的游覽地圖上,也沒有標出母嬰室的位置。這顯然是不符合規范的。
或許是看到了外界的聲音,上海動物園終于頂不住壓力,6月30日晚上十多點,上海動物園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通告致歉。通告里寫道“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我園對工作人員教育培訓不夠到位”、“對茅先生的投訴處理不夠有效”等,“給茅先生及其家人造成傷害,深表歉意”。
但通告中,沒有明確,到底可不可以在科教館內給嬰兒喂奶。有網友認為,通告用了春秋筆法,雖然是道歉了,但沒有提到事件的核心問題。
圖片為AI生成,非事件中人物
小編認為,作為旅游場所,作為一名歷史悠久的知名動物園,上海動物園應該多一些人文關懷,規定是死的,但服務是活的。這件事雖然不大,但暴露出動物園在服務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問題。希望通過這次事件,能加強園區的服務,不要再讓游客寒心。
對此事件,您有什么看法,寫在評論區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