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與常情人性并非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
▲上海動物園。圖/網絡截圖
| 辛河
父母在展覽館內用奶瓶喂10月齡嬰兒喝奶遭遇工作人員驅趕。此事近日引起熱議。
據新聞晨報報道,6月14日,茅先生夫婦帶著10個月大的嬰兒游覽上海動物園,臨近中午,孩子餓了,而該動物園唯一的母嬰室又在大門外。茅先生想在有空調的展覽館內用奶瓶喂孩子,卻被展館工作人員制止。茅先生認為上海動物園做法不近人情,展館工作人員則認為不在展館飲食是文明觀展的通常要求,雙方為此鬧得有些不開心。
一邊是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規定,一邊是嬰兒面臨基本生理需求,這場看似簡單的沖突,卻反映出一個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命題:當剛性規則遭遇現實需求,管理者是否應保留一定彈性和溫度?這不僅關乎一個動物園的管理智慧,也體現社會的文明程度。
規則是社會運行的基石。的確,不在展館飲食是文明觀展的通常要求。當前,國內絕大多數博物館和展覽館也嚴格禁止在展廳、展區或其他公共場所內飲食,以防止食物殘渣、液體或氣味污染文物、展品或造成滑倒等安全隱患。部分場館允許觀眾攜帶食品和飲料入館,但要求僅在指定區域(如休息區、走廊長凳或餐飲區)食用。應該說,這種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文明觀展,離不開游客的自覺和規章的約束。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問題在于,任何規則都不可能預見所有特殊情況,當規則與人的基本需求產生沖突時,是否應考慮例外情況?
按理,母嬰室是為嬰兒喂奶的理想場所,但以上海動物園為例,據報道該園的母嬰室只有游客服務中心這一個,且未見明顯的指引標識。而且,該母嬰室的位置離游客所在的科學教育館較遠。這意味著,該園母嬰室的設置不太理想,對攜帶嬰幼兒的游客可能會有一些不便。
況且,嬰幼兒的生理需求具有不可延遲的特殊性。嬰兒餓了要立即進食,且饑餓時往往會哭鬧,既影響孩子健康,也可能干擾其他游客。動物園唯一的母嬰室位于大門外,父母要么是帶著嬰兒去較遠的母嬰室喂食,要么在館內迅速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展館工作人員在執行規定時,直接驅趕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正如有市民接受采訪時認為,“一切規則都應以人為本?!彪m然公園有自己的規定,但也需要看實際情況。如果母嬰室比較遠,或者不夠用,那么公園應想辦法提供更多合適的空間給寶媽們使用。
如果對游客的不便多一點體諒,例如幫助嬰兒父母就近找一個僻靜場所,或臨時開放員工休息區供其使用,很可能就可以避免這起爭吵了。相信這種彈性操作和靈活處理,不僅不會破壞規則,反而會贏得公眾的理解與尊重。
常言道,“法不外乎人情,理不外乎人心?!币巹t與人性常情并非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這件事看似小事,卻給公共服務提了個醒:公共管理需要溫度,執行規則要有智慧。面對此種特殊情況,不妨自問一句:如果這是我的家人,我會希望怎樣被對待?
撰稿 / 辛河(媒體人)
編輯 / 柯銳
校對 / 楊利
歡迎投稿: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