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晨報
小區里有流浪貓
究竟如何科學管理?
這個話題每每引發熱議
近日,上海不少小區里
出現了一批專為流浪貓設計的
“智能之家”
據運營方介紹,這種智能貓屋可以為流浪貓提供更加衛生、安全、有愛的生存環境,用戶還能通過云投喂的方式購買貓糧、遠程投喂,讓不少愛貓人士獲得了“云吸貓”的樂趣。
在寶山某小區花園角落
就擺著一個“街貓”智能貓屋
空間和空調外機差不多大
投食盆、飲水機一應俱全
但最近天氣越來越熱
一些沒有吃完的貓糧
散落在貓屋內引來了蠅蟲
甚至還有臭味
因此引發了不少居民的不滿
類似爭議在不少小區里都有
反對!標榜“衛生安全”,實則差強人意
衛生問題:貓糧堆積容易招惹蚊蠅,露天環境還容易受潮變質,成為細菌溫床。
動物聚集:貓糧定點投放真的好嗎?不是說禁止投喂嗎?這下好了,越來越多流浪貓聚集起來了。
兒童安全:孩子和流浪貓共享小區環境,被貓抓傷誰來負責?
不過在浦東一小區
居民就對新添的兩臺“街貓”
表示歡迎
贊同!暖心設施,改善環境
有序投喂:以前路邊全是貓糧袋,現在定點投喂+每日清掃,路面干凈多了!
助力節育:智能貓屋自帶捕貓機關,愛貓人士通過貓屋自帶的攝像頭可以發現新來的、未絕育的貓咪,一旦確定,在流浪貓進入貓屋覓食時,可以遠程遙控關門,將貓抓捕并送去絕育,由此控制貓咪的數量。
關于流浪貓的救助
一直以來都有類似爭議
支持、反對的聲音都有
可想而知
要在小區裝一個貓屋
不是一拍腦袋
就能做好的事情
選址在哪里不影響居民?
如何保證定期打掃?
未絕育的貓關住了,然后呢?
誰來出錢出力做絕育?
處處都是問題
法律人士表示,智能貓屋在落地過程中還面臨法律問題。首先,貓屋進入小區是否合法尚存在爭議,此外,居民申請貓屋也存在著法律風險。
市人大代表潘書鴻律師提醒:一旦申請了智能貓屋并成為貓屋的“守護人”,后續一旦被投喂的流浪貓造成鄰里困擾或安全事故,貓屋提供者和“守護人”都需承擔連帶責任。
目前,針對智能貓屋引發的熱議
街貓公司表示
“一旦接到居民投訴,
貓屋將被立即搬離或移機”。
有網友表示,流浪動物群體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個部分,智能貓屋的出現無疑是一次積極的探索,但貓屋安裝的機制如何健全、責任如何明確,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希望愛貓人士、其他居民能理性探討磨合,期待相關企業、相關部門能夠一同出謀劃策。
你所在的小區里有智能貓屋嗎?
你支持安裝嗎?
來源 | 案件聚焦、話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