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沒什么大新聞,反倒能看出一支隊伍真正的“活人氣。最近男籃集訓的消息其實挺稀缺的,官方也不像以往那樣天天放訓練片段,球迷只能靠點邊角料去猜隊里到底咋樣。說實話,這反而更有意思——大新聞沒了,生活場景倒出來了。就比如,這次糊糊(周琦的兒子)意外成了探營主角,現場那點小互動,能看出不少門道。
先說個背景,男籃這波集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隊里沒什么官方動態,訓練照寥寥,大家都在猜究竟練得咋樣。偶爾葉恩曬個合影,地點還特意選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這地方,外人真不是隨便能進的。照片里,趙睿訓練完汗都濕透了,胡明軒站在一旁,整個人曬得黝黑,氣質都帶點“爐火純青那股勁兒。旁邊還有程帥澎、張寧、付豪、劉禮嘉,氣氛倒是很松弛,說說笑笑,沒什么“集訓的緊繃。
這幾年,國家隊的陣容其實沒什么大變動,核心人物還是那幾個——趙睿和胡明軒,尤其是后場的絕對雙核。說起來,這倆人都不是“天賦炸裂型,但不管是攻堅還是防守,關鍵時候都頂得住。特別是趙睿,前幾年有段時間一度被質疑,現在穩穩成了后場“釘子。胡明軒呢,心態一直很大心臟,這種球員,在國家隊里真不多。
這次糊糊探營,最有意思的是趙睿、胡明軒見到他那一刻。兩人立馬圍上來摸頭逗小孩,糊糊當場有點害羞,星星眼都出來了。說到底,隊里氣氛其實不緊張,反倒帶點“家常味兒。有人覺得這跟“鐵血國家隊形象不搭,其實我不這么看。在中國體育圈,很多時候“家文化比“軍營作風更能讓一支隊伍凝起來。
男籃這些年最被批的,就是“打得沒精氣神。但你真到隊里看看,訓練強度肯定不差,郭士強帶隊那可是出了名的狠。不過,光有狠勁兒不頂用,隊伍需要點“活人氣,需要大家彼此認可——不只是技術層面的“默契,還有那種“你摁得住我、我信得過你的關系鏈。
說回比賽體系。這支男籃,核心問題其實一直都不是單純的“戰術落后或者“球員不夠好。更深層的,是集體運動里頭“體系和人的關系。你看,趙睿和胡明軒撐起了后場,別的年輕球員,包括程帥澎、張寧、付豪、劉禮嘉,雖然都在隊里,但關鍵場面還沒見誰真能站出來。這說明什么?一方面,老隊員的穩定性沒丟;另一方面,后面接力的梯隊,始終在“等機會,但還沒等到自己能掌控場面的時刻。
其實這也不光是中國男籃的問題,放眼亞洲,甚至歐洲二線隊,人才斷檔、隊伍更新,都是常態。和以前比,現在的國家隊更注重“體系內造血,不再指望一兩個超級球星救場。你說這思路好不好?我覺得方向對,但節奏慢了點。年輕球員被保護得太好,真正的“逆境考驗少了,到了洲際大賽,還是靠那幾個老面孔扛。
就現階段來看,趙睿和胡明軒絕對是這支隊里最值得尊敬的。不光是他們能得分、防守、頂關鍵回合,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隊里有“被依賴感。有些隊伍看著天賦爆炸,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事不少見。國家隊,尤其是這種周期隊伍,最怕的就是節奏一亂,沒人能穩住。
而且,這兩個人跟教練組關系也融洽,跟年輕球員能打成一片。這種核心球員的“黏合劑作用,不是數據能表現出來的。現在看,男籃集訓氛圍挺好,老中青都有聲音,后面歐洲拉練、熱身賽,一場場打下去,誰能逐漸成為“下一撥核心,其實比贏哪場球都重要。
說到底,男籃這幾年沒少被罵,但真把責任全丟給誰也不公平。體系建設、人才培養,這些都是“慢活,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大家都盼著國家隊一朝翻身,現實是,想讓中國男籃重新有“世界競爭力,得靠時間沉淀、靠一代代人接力。
我始終覺得,別把希望全押在某場比賽、某個球員身上。現在這支隊伍,氣氛沒問題,訓練也扎實,接下來更重要的是比賽里別怕輸,敢用新人,敢讓隊伍經歷點“真刀真槍的考驗。只要體系在慢慢搭,隊伍有“煙火氣,中國男籃的希望就一直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