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在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九聯圩社區,居民們最近發現,生活中的煩心事少了,家門口的活動多了。這得益于社區黨總支部近年來以“黨建引領、服務惠民、文化聚力”為主線,探索出一條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便民服務送到家門口
九聯圩社區下轄6個住宅小區,常住人口1.3萬人。如何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社區黨總支部給出了答案:通過“兩委進小區”工作,把服務沉下去,讓民心暖起來。
每月固定的“九聯微服務”“健康九聯”便民服務日已成為社區居民的期待。測血壓血糖、中醫問診、愛心義剪……這些貼心服務背后,是社區整合轄區非公企業資源、組織志愿者的成果。兩年來,這樣的便民活動已服務群眾超過2000人次。
針對“一老一小”特殊群體,社區盤活閑置空間,引入舞蹈、書法等12類公益課程,開展紅色教育、親子互動等活動。“以前小孫子想學書法得跑老遠,現在下樓就能上課。”居民王阿姨笑著說。
“九聯微服務”便民活動現場。合肥市包河區九聯圩社區供圖
文化活水澆灌鄰里情
端午節包粽子、重陽節敬老活動、非遺體驗……九聯圩社區的文化活動總是格外熱鬧。社區黨總支部深挖傳統節日內涵,讓200多名青少年在版畫制作、皮影戲表演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更讓人驚喜的是,社區里涌現出不少“熱門隊伍”。“陽光太極隊”“紅色模特隊”等6支群眾自治隊伍,都是居民自發組建的。隨著轄區入住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居民自治新鮮力量加入隊伍中來。
青少年手工活動現場。合肥市包河區九聯圩社區供圖
多方聯動化解煩心事
面對停車難、物業糾紛等城市社區“通病”,九聯圩社區建立“1+3+N”協商機制:社區黨組織牽頭,網格員、物業、業委會(物管會)協同,聯動城管、公安等多方力量。同時,社區與包河區信訪局黨組織結對共建,成立“信聯心”矛盾化解工作室。這樣一來,居民反映的問題有了專門“接單員”。通過“線上收集+線下走訪”,社區建立問題臺賬,辦結率和滿意率均超98%。居民張先生深有感觸:“上次反映的綠化問題,三天就解決了,這樣的效率讓人暖心。”
如今,九聯圩社區正持續深化黨群服務陣地建設,讓社區與居民、居民與居民之間從“最熟悉的陌生人”變成“真正的一家人”。(任蘭 王鳳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