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于2013年發起中華遺囑庫公益項目,十余年來推動遺囑服務惠及35萬余家庭,獲評"北京榜樣"周榜人物。
被問到為什么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年里,選擇了公益事業這條路,陳凱總會想起父親的話:“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彼麑W⑦z產繼承領域研究,在代理的遺產糾紛案中,多次目睹親密家人因財產分割反目成仇的痛心現實,“這些年我調解的案例很多,調解不了的更多?!?/p>
隨著研究深入,陳凱發現遺產糾紛的核心癥結在于老年人財產自主權的缺失。即便老人訂立有效遺囑,子女仍可能就遺囑真實性產生爭議,最終訴諸司法程序。正是這一現實推動陳凱創建中華遺囑庫,“我要建立一個既能規范訂立、又可安全存管的遺囑服務體系,讓整個過程都光明正大、有法可依。”
陳凱(左)參加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揭幕儀式。
然而,項目初期卻遭遇“談遺囑色變”的社會心理壁壘。“很多人一聽立遺囑,扭頭就走,甚至懷疑我們是騙子”,陳凱坦言。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率團隊深入社區、養老院,開展數千場公益普法宣講,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鮮活的案例,他常說到的:“遺囑不是終點,而是對家人負責的起點?!?/p>
“遺囑的法律效力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專業合法的流程是重中之重”,陳凱帶領團隊精心設計了一整套軟硬件體系,引入人臉識別、身份驗證、指紋掃描等先進技術設備,配備專業見證人員和法律團隊,從遺囑咨詢、起草,到訂立、登記、保管、傳遞,每一步都嚴格把關。
針對傳統繼承程序繁瑣、爭議頻發的痛點,陳凱帶領團隊推出“繼承無憂”服務,提供遺產繼承“一站式速辦服務”。北京周奶奶通過該服務提前存證了后續繼承所需材料,并明確了遺產分配方案。其離世后,子女僅三天便辦妥了繼承手續,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家庭矛盾。同時,中華遺囑庫項目還推出“遺產捐贈”服務,目前已有381人在訂立遺囑時決定將遺產捐贈給社會公益組織,為教育、醫療、扶貧等領域注入了溫暖力量。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靠大家”,十余年來,陳凱組建了5.2萬名志愿者開展普法活動覆蓋,全國1700余個社區。截至2024年底,中華遺囑庫已提供公益遺囑咨詢57.2萬人次,登記保管遺囑35.7萬份。
來源: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