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大個子離開效力七年的密爾沃基,在天使之城開啟生涯最后一搏。而隔壁的湖人,還在為“找中鋒”發愁。
自由市場開啟第一天,洛杉磯快船管理層辦公室的電話就沒停過。
當ESPN名記Shams爆出“布魯克-洛佩斯2年1800萬加盟快船”的消息時,這筆簽約瞬間成了西海岸的焦點話題。
一個37歲的老將中鋒,憑什么讓快船心甘情愿掏900萬年薪?
數據是最直白的答案:上賽季常規賽,大洛出戰80場,場均31.8分鐘里交出了13分+5籃板+1.9蓋帽的成績單,三分命中率37.3%,罰球線命中率更是高達82.6%。他站在內線,依然是聯盟最頂級的護筐手之一;拉開到三分線外,對手也不敢放他一步。
這種“能里能外”的屬性,在如今的中鋒里已經成了稀缺品。
但對快船而言,簽下大洛絕非只看常規賽表現。
過去幾個賽季,他們吃夠了內線單薄的虧。尤其在季后賽,當祖巴茨受限于犯規或體能,替補席上竟無人能頂上。而大洛與祖巴茨的“雙塔組合”,目標直指西部最頭疼的難題--約基奇。想象一下:48分鐘的比賽里,掘金核心面前永遠站著一個身高2米13、經驗豐富的防守者。
這種持續施壓,正是快船過去所缺的關鍵一環。
當然,質疑聲不會缺席。
有人翻出季后賽數據:今年首輪對陣步行者,大洛場均僅14.8分鐘,數據縮水到5分1.6籃板,三分命中率暴跌至26.7%。批評者直言他“又老又慢”“季后賽就是累贅”。但換個角度看:在雄鹿三巨頭主導進攻的體系里,大洛早已不是主攻點。他的價值更多在“隱形貢獻”--卡位、協防、空間牽制。
當快船擁有倫納德、鮑威爾和哈登三大進攻發起點時,大洛只需專注做好“配角”,而這恰恰是他最擅長的角色。
更何況,2年1800萬的合同在如今的薪資環境下堪稱理性。
相比動輒3000萬年薪的全明星內線,快船用這筆錢換到一個經驗豐富的總冠軍成員(2021年隨雄鹿奪冠),一個更衣室領袖,一個能在訓練中指導年輕中鋒的老將--比如剛被選中的新秀尼德豪瑟。
這種“即戰力+導師”的雙重屬性,是數據無法體現的。
反觀同城的湖人,此刻的安靜顯得格外扎眼。
他們整個休賽期都在尋找“能護筐、能投籃的中鋒”,而大洛的名字曾多次出現在流言中。如今眼睜睜看著同城對手搶下目標,湖人管理層的引援策略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當快船針對性補強時,湖人的猶豫不決,或許正成為兩隊差距拉大的縮影。
大洛的油箱里還有油,但快船需要省著用。 常規賽讓他養精蓄銳,季后賽關鍵時刻頂上10分鐘--這或許才是這筆簽約的最優解。至于湖人?留給他們的優質中鋒選項,已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