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林先生是一位程序員,他總習慣加班到深夜,為了多睡會兒,即使加班回來餓了,他也直接入睡。凌晨四點,他又被一陣絞痛驚醒,額頭沁滿冷汗,蜷縮在床上難以緩解。這已是本月第三次,起初他以為是吃壞肚子,直到被同事緊急送醫。
胃鏡檢查結果讓他震驚:胃黏膜大面積充血糜爛,確診為胃潰瘍。醫生解釋,長期空腹入睡,胃酸持續分泌卻無食物中和,直接腐蝕胃黏膜,加上作息不規律、壓力大,加速了胃部病變。若繼續拖延,甚至可能發展成胃出血、胃癌。
晚上睡前餓了,一般你會選擇餓肚子睡覺,還是吃點夜宵?睡前餓了應該怎么吃呢?
哪3類人建議不要餓著肚子入睡?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夜間血糖易波動,空腹狀態下若出現低血糖,可能導致心慌、手抖、冒冷汗,嚴重時甚至陷入昏迷。睡前適量吃些低脂牛奶、全麥餅干,既能穩定血糖,又不會造成血糖驟升。
2.胃病 、 肝病患者
胃腸功能弱或肝病患者常常會 “餓時難受,吃點就飽” 。空腹時胃酸持續分泌易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胃潰瘍的灼痛感;而肝病患者因代謝異常,更需維持夜間營養供給。建議晚飯 2 小時后適量加餐,量控制在正餐的三分之一左右,避免加重胃腸負擔。注意避開油炸、辛辣食物,溫熱軟爛的食物更易消化。
3.消瘦的老年人
老年群體因消化酶分泌減少、牙齒功能退化,常出現 “吃不多、易腹脹”,長期可能導致體重下降、肌肉流失。建議每天固定加餐時間,比如睡前 1 小時,少量多次進食,幫助胃腸道規律吸收營養,延緩體重下降。
餓著肚子入睡有什么利弊?
1.好處
減輕消化系統負擔:夜間人體代謝放緩,若睡前飽食,胃腸需持續工作,可能引發腹脹、反酸。空腹入睡可讓腸胃獲得休息,尤其適合晚餐吃撐的人群。
輔助控制體重:避免夜間額外熱量攝入,對需控制體重者有一定幫助。研究顯示,夜間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過量進食更易轉化為脂肪囤積。
改善血糖波動:非糖尿病人群空腹入睡,可減少夜間血糖驟升驟降,尤其適合晚餐后血糖偏高者。
2.壞處
誘發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入睡,可能出現冷汗、心悸,嚴重時導致昏迷,需格外警惕。
損傷胃黏膜:胃酸持續分泌卻無食物中和,易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胃潰瘍,甚至引發凌晨胃痛。
影響睡眠質量:強烈饑餓感會激活大腦皮層,導致入睡困難或頻繁驚醒,長期可能引發神經衰弱。
肌肉流失:對于健身人群來說,若在高強度運動后空腹入睡,身體可能分解肌肉供能,影響增肌效果,還可能導致晨起乏力。
睡前餓了應該怎么吃?
1.食物選擇
建議選擇低熱量且易消化的食物。比如一小片全麥面包搭配 100ml 低脂牛奶,其中碳水化合物能快速緩解饑餓,蛋白質可延長飽腹感,牛奶中的色氨酸還有助睡眠。
同時,避免食用傷眠食物,含咖啡因的咖啡、濃茶,高油脂的漢堡、炸雞,以及麻辣香鍋等辛辣食物,這些會刺激腸胃導致入睡困難;還要慎吃柿子、黑棗等鞣酸含量高的水果,空腹食用易引發胃結石,橘子、檸檬等酸性水果也可能刺激胃酸分泌。
2.時間與食量控制
進食時要注意控制時間與量,最好在睡前 1 - 2 小時進食,給消化系統留出時間,避免平躺時食物反流,尤其胃食管反流人群更需注意;食量以緩解饑餓感為目標,控制在七分飽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