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71歲的學員在T臺上走出自信,當耄耋老者成為草根書法大師......在楊浦,學習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悄然改變著居民的日常。近日,一場社區學校的成果展在延吉社區精彩上演,折射出人民城市理念下“終身教育”綻放出的溫暖光芒。
399名學員精品力作亮相
走進延吉中路77號3樓大廳,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正在上演。 雖沒有價值連城的展品,卻處處閃耀著學習的光輝和收獲的喜悅,亮出延吉新村街道社區學校2025年春季班的“成績單”。
展覽以“古韻新聲?樂學共享”為主題,分為“智慧銀齡”“智慧成長”“繪學時光”及互動體驗四大展區。書法、國畫、時裝、聲樂、武術、繩結、草編…… 399名學員的精品力作,將整個大廳裝點得翰墨飄香,五彩斑斕。 這些作品背后,是2025年春季學期學校開設的18門課程和超過3000人次的服務。
“我在這里學了快兩年了。”在展廳里,時裝班學員劉彩娣阿姨精神矍鑠,分享著她的變化。“本來我腰不好,現在挺起來了,毛病也好了。” 她笑著說,老師教得好,從怎么走路到每個動作都教得很到位。
在時裝班的課程介紹中,看到了這門課程的魅力所在——通過站姿、步態、轉身等形體訓練與舞臺走秀實踐,引導學員塑造優雅氣質。
劉阿姨的改變并非個例。在延吉社區,學習正成為老年居民們重啟精彩人生的鑰匙。“智慧銀齡”展區薈萃了書法、國畫、聲樂、智能手機應用、氣功養生等眾多課程的成果。
本學期,智能手機應用班的學員則學會了用鏡頭記錄生活,一位學員欣喜地表示:“沒想到手機不僅能方便生活,還能將所見所聞變成視頻,更生動了。”
“頸椎練好了,不用去醫院做牽引”
“街道對我們老年人很重視,提供了冬暖夏涼的好場所。”健身氣功班的學員何海感觸頗深。“我自己頸椎就練好了。本來我一直要到醫院去做牽引,現在不做也能抬頭了。”
本學期的健身氣功班以中華傳統養生術“五禽戲”為核心,服務了252人次。授課老師楊子鳳教學嚴謹,不僅拆解虎、鹿、熊、猿、鳥的仿生動作,更強調“形、氣、神”三位一體,講解五禽戲與中醫養生之道。
“看到學員們學成了有成就感,他們身體得到了改善,覺得自己生活非常有意義。”楊子鳳告訴記者,如今,健身氣功班的吸引力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一些年輕人和自由職業者也慕名而來,課堂上常常能看到老少共學的和諧景象。
這種跨代共學的場景,在圍棋班也同樣上演。 在圍棋教練員萬葉庭老師的指導下,老年學員與青少年同臺對弈,在黑白落子間,經驗與創新碰撞,傳統文化在代際間悄然傳承。
如今,社區學校不僅是老年人的樂園,更是青少年成長的沃土。據了解,學校將中華武術、非遺草編、中國繩結等優質課程還配送到周邊的中小學,作為課后延時服務,累計服務了1000余人。
在展廳一角,一塊用視覺筆記形式呈現的“繪學時光”展板生動地將師生的學習歷程與心靈收獲,用形象的圖示和清晰的脈絡描繪出來,讓知識的傳遞突破了文字的界限。
此外,展覽還特設了“非遺漆扇”互動體驗區,參觀者只要參與知識問答或分享活動,就有機會親手制作一把漆扇,每日限量20個名額,讓居民在動手體驗中觸摸千年非遺技藝,感受東方美學的匠心獨運。
一場展覽,是延吉新村街道社區學校秉持“構建學習型社區,促進終身教育”理念的生動縮影,展現了社區教育為居民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與幸福底色。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