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超大規模MoE模型(如DeepSeek),到底該怎么推理才能做到又快又穩。
現在,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有了標準答案——
華為一個新項目,直接把推理超大規模MoE背后的架構、技術和代碼,統統給開源了!
這個新開源項目名叫Omni-Infer,整體來看,它對于企業用戶來說是非常利好的。
例如它可以給企業提供PD分離部署方案,針對QPM進行系統級優化,還會分享大規模商用過程中硬件使用的“方法論”。
而且對于開發者和開源社區,華為這“一呼”也是起到了“百應”的效果。
北京智源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林詠華表示:
北京智源研究院一直以來致力于人工智能開源生態建設,很高興看到Omni-infer項目開源,智源團隊打造的面向多芯片的FlagScale框架也在第一時間接入了Omni-infer,期待后續有更多生態合作。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FlagOpen/FlagScale/pull/630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系統平臺中心負責人王輝認為:
DeepLlink致力于打造最開放兼容的人工智能計算體系,十分期待能與Omni-infer項目攜手,繁榮自主軟硬件協同開源社區、拓展生態版圖。
以及OpenI啟智社區運營中心主任余躍也給出了響應:
OpenI啟智社區堅持創新為本,面向未來與Omni-Infer項目一起打造基于算力網的開源共創協作生態。
據了解,華為Omni-Infer社區的定位是 “加速套件+最佳實踐”,未來提供開箱即用能力,支持昇騰推理集群快速部署。
而對于這次Omni-Infer的開源,其實是華為兌現了一個月前在發布重磅技術報告之際所做出的承諾。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一同深入了解一下華為的Omni-Infer。
一個框架和一個套件
從整體來看,Omni-Infer可以拆成兩大塊來看:一個是推理框架,一個是推理加速套件。
從框架角度來看,Omni-Infer能和業界主流的開源大模型推理框架(如vLLM)完美兼容,就像不同品牌的零件可以組裝在同一臺機器上。
并且據了解,它的功能還將不斷擴展,會持續為昇騰硬件平臺上的大模型推理提供更強大的支持(例如SGLang等主流開源LLM推理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Omni-Infer是與vLLM/SGLang等等這些主流大模型推理開源框架是解耦的,獨立安裝。
這就意味著用戶只需維護vLLM等的主版本即可,大大降低了軟件版本維護的成本。
至于Omni-Infer的加速套件,若是用較為形象的比喻,它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 企業級的 “調度員”:它有一套智能的調度系統,就像交通警察指揮車輛一樣,能合理安排任務(xPyD調度)。而且支持大規模分布式部署,就像多個交通崗亭協同工作,不管任務量多大,都能保證最低的延遲,讓響應更及時。
- 精準的 “負載平衡器”:對于不同長度的任務序列,它在預填充和解碼這兩個關鍵階段都做了優化。比如,就像快遞分揀中心針對不同大小的包裹采用不同的分揀策略,讓整個處理過程的吞吐量達到最大,同時還能保持低延遲。
- MoE模型的 “專屬搭檔”:它對混合專家(MoE)模型特別友好,支持EP144/EP288等多種配置。可以想象成一個大型的 “專家團隊”,每個專家負責不同的任務,它能讓這些專家高效協作。
- 智能的 “資源分配者”:具備分層非均勻冗余和近實時動態專家放置功能。就像在一個大型工廠里,根據實時的生產需求,動態調整各個生產線的工人分配,讓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 注意力機制的 “強化器”:專門為LLM、MLLM和MoE等模型優化了注意力機制。這就好比給模型的 “注意力” 裝上了 “放大鏡”,讓它在處理信息時更聚焦、更高效,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和可擴展性。
如何“食用”?
在聊完Omni-Infer的特點之后,我們繼續來看下該如何去體驗。
首先對于它的使用環境是有一定的要求:
- 硬件:目前僅支持CloudMatrix384推理卡
- 操作系統:Linux Python: >=3.9, <= 3.11
其次在安裝方式上,目前僅支持通過Docker鏡像方式進行安裝:
dockerpull swr.cn-southwest-2.myhuaweicloud.com/omni-ai/omniinfer:202506272026
這個鏡像已預先集成所需的CANN及Torch-NPU依賴包,同時內置可直接運行的Omni-Infer與vLLM工具包,開箱即可使用。
可以使用下面這個命令檢查是否可用:
piplist | grep omni_infer
以PD分離自動化部署(4機2P1D)為例,它的部署框架如下所示:
再接下來,只需文檔教程,僅少量代碼和步驟,即可完成安裝和部署:
整體來看,此次華為面向超大規模MoE開源的項目,是做到了簡單幾步就可以讓AI推理這事變得又快又穩。
極致開源
Omni-Infer除了將此前《華為昇騰服務器 DeepSeek V3/R1 推理部署最佳實踐》技術報告中的關鍵技術開源出來之外,也同步進行了更加專業的開源社區建設。
首先,在獨立的社區倉庫中,將社區治理、社區會議、社區活動、生態合作、代碼規范、設計文檔等社區信息全部開放出來,讓開發者能夠最直接深入的參與到社區發展中。
其次,參照業界主流大型開源社區的最佳實踐,采用開放的社區治理機制,通過項目管理委員會(Project Management Committee)和特別興趣小組(Special Interest Group)兩級機制,提供公正透明的討論與決策機制。
再次,針對業界同類開源項目大多存在的“一頭熱”的“被動適配”生態合作模式問題,Omni-Infer社區則采取了“主動適配”的社區構筑路徑,尤其是主動擁抱國內正在逐步成長的人工智能開源項目,讓生態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作為長期與業界幾大主流開源基金會(Linux基金會、OpenInfra基金會、Apache基金會等)保持緊密合作關系的社區團隊,Omni-infer剛開源的首個活動就將參與OpenInfra基金會在蘇州的Meetup,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到現場交流,也順路可參加有特色的全球性開源社區的生日活動。
最后,所有相關的地址放下面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自取哦~
技術報告及可分析代碼包:
https://gitcode.com/ascend-tribe/ascend-inference-cluster
源代碼開發協作:
https://gitee.com/omniai/omniinfer
社區治理、運作等內容:
https://gitee.com/omniai/community
【其他托管平臺】
Github:
https://github.com/omni-ai-npu/omni-infer
OpenI啟智社區:
https://git.openi.org.cn/omni-ai/omni-infer
GitLink確實平臺:
https://gitlink.org.cn/omni-ai/omniinf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