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據路透社報道,日產汽車因面臨嚴重的財務挑戰,要求供應商接受延遲付款,以改善公司的現金流。
日產向供應商提供了兩種選擇:一種是按時付款;另一種是選擇延遲付款,但可以獲得相應的利息 。
具體的時間安排上,原本6月該支付的款項,計劃推遲到8月15日,部分甚至可能延遲到9月。
日產方面聲稱,這并非強制要求,可內部郵件卻透露,這是CEO自上而下的指示,財務部門正緊急推動,只為達成季度現金流目標。
日產此舉,實在是無奈之舉。截至今年3月底,日產汽車雖持有2.2萬億日元的現金及等價物,可今年到期的債務就有約7000億日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2024財年,日產凈虧損高達6709億日元,營業利潤更是暴跌至僅剩1%。
全球銷量方面,去年日產賣出335萬輛,排名第九,看似尚可,實則區域表現乏力。
在重要的北美市場,由于車型老化,可靠性下降,份額不斷流失,美國營業利潤暴跌99%。
在中國市場,日產去年銷量跌至69萬輛,同比減少12%,較2021年113萬輛的高點已“腰斬”。
今年5月,日產在華銷量57998輛,與去年同期的64233輛相比,下滑了9.7%。
日產危機人盡皆知,但實際情況或許比預料還要糟糕。為了應對危機,日產開啟了一系列自救行動。
今年4月新上任的首席執行官伊萬·埃斯皮諾薩推出了激進的復興計劃,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裁減約2萬名員工,關閉七家工廠。
日產在華6大生產基地總產能達160萬輛,但2023年產能利用率僅42.1%。
武漢工廠(年產能30萬輛)2023年僅生產1.12萬輛,產能利用率不足3.7%,將于2025財年內全面停產。
日產還打算出售全球總部大樓,試圖通過“售后回租”的方式,換取超過1000億日元(約50.11億元人民幣)的資金,以緩解財務壓力。
再說幾句
不難看出,日產想先保現金流,再謀新發展。可是一個汽車大廠想自救,也不能只靠止血,更離不開造血。
談造血、談新發展,繞不開新能源,在這個賽道,東風日產Ariya(參數丨圖片)沒有出師告捷,日產要想自救,只能指望后來的新車。
日產新推出的純電轎車N7以11.99萬元的“破局價”上市,單日訂單破萬,成為其近年來罕見的數據亮點。
但是,靠一款車拯救一家車企,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