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環球網說法,遼寧艦和山東艦航母編隊目前已經完成遠洋訓練并順利返航,但有兩處細節值得關注。
(中國雙航母前出西太展開遠洋訓練)
一個是遼寧艦與山東艦從黃海到東海再到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這樣的規模和航跡,美看完才明白:原來中國航母編隊已經有足夠能力和底氣,去突破美國及其盟友在海上構筑的第二島鏈。
從戰略意義上說,遼寧艦編隊首次出島鏈是抵達南鳥島西南海域和硫磺島東南部海域,但這才過去多久,就已經突破傳統第二島鏈,創下解放軍遠洋距離記錄。
更重要的是,山東艦也做到了!這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
從訓練科目內容上就能看出來,兩支編隊對關島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首次驗證雙航母遠洋聯合作戰體系。
冷戰期間,美國構建第二島鏈,旨在攔截解放軍遠洋通道,但如今,雙航母的沿海訓練,不僅迫使美國重新評估島鏈戰略價值,還重構西太平洋安全規則,將“自由航行”的美軍拒止在更遠的射程之外。
(殲-15艦載機展開晝夜起降訓練,美日高度關注)
第二個細節,在遠洋訓練過程中,遼寧艦和山東艦航母編隊聯戰聯訓、體系練兵,更是“互為對手”,在西太平洋上“大打出手”和實戰對抗,艦載機一度瘋狂起降,引起日本自衛隊高度關注。
具體來說,這也是解放軍聯合作戰的內容之一,兩大航母編隊各為紅藍方,就連空軍戰斗機也罕見加入其中,與艦載機配合作戰,對海陸目標實施精準打擊、攔截作戰等。
殲-15作為我國航母當下艦載機主力之一,其更是晝夜不停起降,實現從晝間起降到跨晝夜綜合攻防的跨越,推動全天候制海權時代的到來。
千萬不要小瞧該能力,艦載機作為航母主要火力輸出,起降效率越高、密度越高,就意味著火力持續覆蓋能力和持續性飽和打擊能力越強,可對敵方形成壓制優勢。
(美軍將NMESIS無人車載反艦系統部署在第一、二島鏈咽喉要道上)
正因意識到這一點,美國才會加速發展分布式作戰體系,將駐軍從沖繩轉移至關島基地中。
有別于過去戰斗力量的集中模式,所謂分布式作戰體系,主要是將作戰單元向周邊島嶼進行分散部署,以免遭到飽和式集中打擊。
美軍主要分成兩部分進行,即兵力分散部署和火力單元全域化,前者很好理解,后者主要是指賦予各式軍艦遠程打擊能力,以此形成“每艦皆殺手”的火力網,同時加大NMESIS無人車載反艦系統與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的部署力度。
據悉,在即將展開的“海上戰士合作9”美菲聯合演習中,這兩款系統就會抵達臺灣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的第一、二島鏈咽喉要道上,隨后進行反艦訓練。當然,日本、韓國也會參與其中,與美菲進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練,并使用上述系統。
(特朗普加大援臺力度,通過4個涉臺法案)
至于指向誰,說到這里其實已經明了。
畢竟從性能上說,不論“海馬斯”還是NMESIS系統,都具備封鎖海峽的潛力,以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臺海沖突,避免解放軍海航力量前出西太,對臺島造成封控威脅。
在此基礎上,美國近期的一連串舉措,也進一步驗證了這一點。
特朗普連推4個涉臺法案,軍援資金高達5億美元,公然打破美國和臺灣的交往界限,眾議院還全票通過《臺灣國際團結法案》,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接納臺灣。
如今遼寧艦與山東艦在大洋深處角逐,無疑就是在做準備,將攻防能力擴展到更遠的地方,做到真正“御敵于國門之外”。
只是,臺灣本就屬于中國內政,美國卻不顧警告大打“臺灣牌”,并拉攏周邊國家一起施壓,無異于將戰火引向臺灣。
說到底,臺海危機就是美國霸權體系危機下的表現,特朗普“攤牌”,也是因為意識到中國日益強大,才會迫不及待用臺灣來牽制腳步。只可惜,臺灣與美國合作,就是與虎謀皮,兩大航母編隊滿載殲-15現身西太,就是釋放信號:當艦載機鎖定目標時,挑釁者與臺獨將別無選擇。#優質作者流量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