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昨天有朋友給我出主意:標題中不要寫“讀書”,寫了容易被人理解為你是賣書的。
我以為盡管如今有了網絡,有了手機,但碎片化的信息卻未必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而看一本好書,某種意義上卻能夠滿足。老正喜歡讀書,把心得分享給朋友們,是件有意義的事。許三多的“做有意義的事”的話,說得極好。
圖片
先知書店組織出版的此書
今天再與朋友們分享另一本書的心得。這本書就是《國情分界線——胡煥庸線及胡煥庸其人》。
這本書最近挺火,2025年4月首次出版,5月就第二次印刷了。之所以火,是因為書名中提到的“胡煥庸線”。這是畫在中國地圖上的一條線,是一位叫胡煥庸的人畫出來的,所以叫“胡煥庸線”。
“胡煥庸線”之所以這么牛,是因為這是一條“國情分界線”,書名中也寫著的。這條線的兩端,南邊是騰沖,北邊是璦琿,也就是現在的黑河,把中國地圖分成了兩半,西北那半國土面積占64%,人口占比4%,GDP占比12%,東南那半國土面積占36%,人口占比96%,GDP占比88%。
神奇之處則是,這條線是胡煥庸1935年6月畫的,至今已有90周年,可如今線兩邊的比例居然沒有太大變化。
這顯然是個重大地理發現,是條重要的國情分界線,對于國家、民族,以及個人全面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片
老正在60年代末就知道這條線,記得是父親說的,那時喜歡地理,盡管上學沒學到,但家中有一套大舅考上大學后留在我家的初高中課本,沒事常看。不過,也僅僅是知道,從未走過心。一直到今年買了這本書,才詳細了解到這條線和畫這條線的胡煥庸的故事。而且還在書中收錄的胡煥庸的文章中發現兩個老正感興趣的話題。這兩個話題才是我今天想與朋友們分享,并且也想跟朋友們討論的。
圖片
老正是在這本書中的第三編:胡煥庸著述選錄中發現這兩個話題的:
一個是《戰后我國國都問題》。這是一篇文稿。1943年,國防最高委員會中央設計局修訂《戰后復原計劃綱要》,中央設計局秘書長王世杰,邀請國立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國立中央大學教務長胡煥庸,就中央設計局提出的戰后首都選址計劃提供意見。胡煥庸親筆寫了這篇文稿。
一個是《縮小省區問題》。這是一篇記者對胡煥庸的訪談文章。原載于《中央目報》1947年11月18日,是由《中央日報》記者朱恒齡采寫的。
之所以對這兩個話題感興趣,一是覺得“我國國都問題”至少應該是解決“胡煥庸線”問題的重要方面。文中提到蘭州是我國的地理中心,還提到西安曾是歷史上的國都,最后的結論是應該將國都設在武漢。
圖片
說實話,老正覺得國都(首都),應該設在“胡煥庸線”的西北邊,或蘭州,或西安。這對于改變“胡煥庸線”兩邊的人口與經濟發展比例是有意義的,對于“一帶一路”,以及開發西部更具意義。盡管設立首都需要全面考慮,但不妨換個思路,首都西遷,說不定會是更加有利于中華民族興盛的路子。
圖片
另一個話題是《縮小省區問題》。老正贊同胡煥庸的觀點:“將省區縮小至100以內,最好在60-80之間”。“我國的地域,的確過大,一如整個之歐洲,不縮小實在不容易治理。”
對于這個話題,老正有一些個人感受。老正的家鄉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過去屬于熱河省,1955年7月一分為三,赤峰歸了內蒙古,朝陽給了遼寧,承德則劃到了河北。這一年老正出生,按說就算出生在河北。但不知怎么,或許是受大人的影響,很多年了,似乎總是缺少點歸屬感。當然,也可能與承德地處河北北部,一直比較落后有些關系,我們縣一直是全國貧困縣之一,到2020年才正式摘掉了帽子。
所以,總在想,如果還是熱河省,情況可能會不一樣。所以,總覺得全國省區還是縮小一些,多分些省份會更好。胡煥庸在訪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全國劃分為六十六個省的方案,其中第五十八個省就是熱河省。
關于首都和省區劃分,這幾年總有些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還有我的家鄉要成為北京特區的說法。但最后都沒了動靜。可見這事不是件容易事。
胡煥庸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學者,他在90年前畫下的這條“胡煥庸線”,其實也是希望我們國家能夠通過各種辦法改變這條線的。
圖片
本書附贈的書簽
附錄:學者談胡煥庸和他的那條線:
復旦大學的葛劍雄說:出于歷史的原因,胡先生的成果和貢獻長期被忽略和遮蔽了。《國情分界線》這本書,讓我們得以了解胡先生杰出的學術成就和對國家的巨大貢獻。
中國社科院的雷頤說: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沒有人概括出來,就沒有清醒的認識。璦騰線就是這樣,把最重要的國情清晰表現、概括出來,極大地加深了人們對國情的認識。為什么是胡煥庸畫出這一道“國情線”?胡煥庸線及胡煥庸其人,給出了清晰的回答。
華東師范大學的丁金宏說:胡煥庸和胡煥庸線是中國人口地理學的金字logo,本書輯錄的相關文獻展示了胡煥庸先生開闊的學術視野和胡煥庸線深廣的學術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許宏說:任何歷史悲喜劇,都是在地理這個大舞臺上上演的。從探源中國文明的角度品味“胡煥庸線”,可知其意義已遠超現代人口分布線和國情分界線的層面,甚至可以說,它是破譯“何以中國”迷題的一把鑰匙。胡煥庸大師及他在90年前畫出的那條神奇的線,應該被更多的人知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