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再次震碎友商三觀!
"我要是學某些平臺搞外包,京東每年能多賺上千億!"
鏡頭前的劉強東笑得意味深長。
這句話收獲了網友的盛贊,同時也像顆深水炸彈,瞬間在互聯網圈掀起巨浪。
90萬大軍背后的商業密碼
根據央廣網報道,2025年二季度,京東員工數突破90萬大關。
這是個什么概念?相當于每天有4000多人排隊入職,半年新增23萬崗位——比某些縣城總人口還多。
更驚人的是劉強東的"百萬騎手計劃"。早在 2025 年 3 月,劉強東就透露未來京東全職騎手數量要達到 100 萬。到了 6 月 1 日,京東總部電子屏顯示全職騎手已突破 10 萬人,且這一數字比原計劃提前近兩個月達成。從 2 月 11 日外賣業務上線到突破 10 萬騎手,僅用了 111 天。
有網友算過賬:按每個員工養活三口人計算,京東系直接關聯270萬人生計——相當于一個地級市的人口規模。
4萬億帝國的另類賬本
當劉強東亮出2024年成績單時,所有人都倒吸涼氣。
4萬億交易額是什么概念?超過云南、貴州等省份全年GDP。但真正讓同行坐不住的,是那份"寒酸"的利潤表。
11588億營收,凈利潤僅414億。對比拼多多3938億營收換回1124億利潤,阿里萬億營收1300億利潤,這么一對比,京東的財報像個老實巴交的"打工人"。網友調侃:東哥這是把電商玩成了慈善事業?"
在人力成本這一欄,2024年京東光五險一金就交了180億,相當于每天早上一睜眼,5000萬社保款就沒了。
有財務總監算過賬:如果學其他平臺用外包,這筆錢能直接變凈利潤,股價可以大漲。
"但老劉偏不。"接近京東高管的業內人士透露,"有股東提議過靈活用工,被懟得下不來臺。"
在亦莊總部,流傳著劉強東的名言:"兄弟們的社保,就是京東的護城河。"誰不羨慕有這樣一個老板呢。
這場"燒錢游戲"背后藏著更大布局,是一個100萬就業的陽謀。
隨著京東外賣業務日訂單突破2500萬,其物流網絡正完成"最后三公里"的閉環。
根據美團 2025 年一季度數據,一線城市高頻騎手月均收入為 10100 元,京東全職騎手的 1.3 萬元,基本比同行高 30%。
行業遮羞布被撕開
劉強東領導的京東在員工福利與商業模式上的獨特選擇,與行業其他企業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差異背后是戰略定位、成本結構和價值觀的根本分野。
京東的重資產投入用于構建自建物流體系,2024 年自營商品庫存周轉天數穩定在約 30 天(一季度低至 29 天),通過智能倉儲算法等方式,部分業務履約成本降低 15%(如外賣業務單均履約成本較同行低 12%-15%),但初期投入巨大 —— 目前已在國內運營超 1600 個倉庫,截至 2024 年底體系人員總數約 67 萬人。
這種模式雖拉低利潤率(2024 年京東整體凈利潤率約 3.6%),卻換來用戶體驗的護城河 ——“211 限時達” 覆蓋全國 90% 區縣,“180 天只換不修” 等售后政策直接提升復購率。
對比來看,拼多多 2024 年凈利潤率高達 28.5%,其輕資產模式依賴第三方物流,據行業數據及市場反饋,退貨率約為京東的 3 倍。
劉強東說的,“如果用外包,京東每年多賺千億" 這不是在開玩笑,畢竟這是法律許可的。
例如美團騎手僅繳納職業傷害險(月均成本不足500元/人),而京東為騎手全額繳納五險一金,月均成本就超2000元/人。某通達系加盟商透露:"我們快遞員社保交在異地,醫保報銷得跑外地"——這種操作年省成本超百億。
京東模式是長期主義和短期逐利之間的較量。京東為67萬員工全額繳納社保,快遞員留存率高出行業60%。按照快遞員平均工資1.3萬元,退休可領5350元/月(相當于三線城市科級公務員)。
現在友商深陷"成本優化"困境:阿里 2024 年員工總數減少近 2.5 萬人;騰訊曾通過向股東派發京東股份的方式大幅減持,對應市值超千億港元;美團若為大量騎手全額繳納社保,利潤將受到顯著沖擊(有分析稱可能蒸發 35%)。更諷刺的是,某些平臺一邊喊"共同富裕",一邊將客服外包至人力成本最低的縣城。
劉強東提出的是 “三毛五理論”,他表示如果京東有機會獲取一元利潤,不會全部據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給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給團隊,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續發展。同時,他還指出,京東作為零售商,最多只能拿三分之一的利潤,而要把剩余的三分之二的利潤讓給品牌商,這樣才能促進品牌商的高質量發展。
2009年進入家電領域時,京東將毛利率壓至8%(國美/蘇寧為17%),倒逼行業升級。
拼多多"百億補貼"依賴流量變現,但2024年其商家投訴量比其他平臺都要高,對于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劉強東認為,希望大家關注要用戶體驗。
2025年《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明確要求保障新業態勞動者權益,而京東早于政策17年布局。這不是現在做“好人”成本太高,而是京東用十年物流虧損換來今日壁壘 。
長期主義換來的是消費者用腳投票。京東用戶年均消費額超7000元,是行業平均2倍,不賺快錢的京東,憑消費者的體驗跑贏淘寶們。
北京某家庭主婦直言:"貴10%我也選京東,至少快遞員會幫我扛大米上樓"——這種信任溢價難以量化。
結語:商業價值觀的分水嶺
劉強東的"反常識"選擇,實際是商業價值觀的試金石:當友商在資本游戲中追求"高毛利-壓成本-做數據"時,京東用4萬億GMV證明了一條更艱難的路——把人力當資本而非成本,用短期利潤換長期壁壘。
如同劉強東所說:對員工好永遠不虧,可惜有些友商算不清這筆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