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的一支王牌部隊“王海大隊”出動殲20隱身戰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成功逼退了一架外軍戰機,這事兒在網上炸開了鍋。殲20可是中國最頂尖的隱身戰機,能讓它緊急升空,對手肯定不是小角色。
2025年6月下旬,東海防空識別區上空不太平。一架外軍戰機突然靠近中國領空,飛行路徑還挺囂張,明顯不是路過打醬油的。中國空軍雷達站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個不速之客,距離領空最近的時候只有幾十公里,情況相當緊急。當時,安徽蕪湖的空軍基地里,“王海大隊”正在搞日常訓練,接到指揮中心的命令后,立馬轉入作戰狀態,殲20戰機掛上實彈就起飛了。
這次行動效率極高。殲20機群起飛后沒多久就鎖定了目標,迅速飛到指定空域。外軍戰機一看情況不妙,掉頭就跑,最后灰溜溜地退出了防空識別區。這場空中對峙雖然沒開火,但緊張程度一點不低。事后軍迷和專家都在猜,這架外軍戰機到底是哪兒來的,能讓中國出動殲20這種隱身戰機,背后肯定有大文章。
東海這個地方本身就敏感,中日釣魚島爭端、美國在亞太的軍事部署,再加上日本自衛隊的活動,早就讓這片空域成了“火藥桶”。這次事件不過是這幾年東海上空博弈的一個縮影,但殲20的出場還是給這件事添了不少看點。
外軍戰機的具體型號和歸屬沒公開,但根據地理位置、時間點和戰機性能,咱可以做點合理推測。目前來看,最可能的對手是美軍的F-35系列戰機,其次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35J,其他國家像俄羅斯或印度的可能性不大。下面挨個分析一下。
要說誰最有可能在東海搞事情,美國絕對排第一。美軍在日本有好幾個軍事基地,比如沖繩的嘉手納基地,駐扎著F-35A陸基型隱身戰機。另外,“華盛頓”號航母最近也在橫須賀港附近晃悠,上面搭載的第147戰斗機中隊用的就是F-35C艦載型。這兩款戰機都帶隱身功能,是美軍在亞太執行偵察和挑釁任務的常客。
美軍這幾年在東海和南海的動作不少,動不動就搞什么“自由航行”或者“飛越自由”,目的就是給中國施壓。2023年,美國《星條旗報》就提到過,美軍F-35在東海執行任務時被中國空軍攔截過,雖然沒說具體結果,但從語氣看,美軍吃了點癟。這次事件里,外軍戰機一看殲20來了就跑路,挺符合F-35的風格——畢竟它隱身強,但速度和機動性跟殲20比有差距。
再看動機,美國在亞太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就是遏制中國崛起。東海離中國核心區域近,派戰機過來試探防空反應,再正常不過。所以,F-35A或者F-35C是這次事件主角的可能性最大。
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有F-35,型號是F-35J,基于F-35A改進,專門為日本定制。日本在東海跟中國有釣魚島爭端,空軍活動不算少。2022年,日本還宣布要在沖繩部署F-35B短垂起降型,加強西南方向的防空力量。按理說,日本的F-35J出現在東海上空也不奇怪。
不過,日本單獨搞這種挑釁的概率不高。一來日本空軍風格偏保守,二來它跟中國直接對峙的政治風險太大。一般情況下,日本戰機出動都跟美軍搭檔,單干的可能性小。所以,如果真是日本的F-35J,背后很可能有美軍的影子。
有人猜會不會是俄羅斯的蘇-57或者印度的蘇-30MKI,但這倆都不太靠譜。俄羅斯跟中國關系不錯,東海又不是它的主場,蘇-57跑這兒來挑釁的理由站不住腳。印度倒是跟中國有邊境矛盾,可它的空軍活動范圍主要在中印邊境,東海離得太遠,蘇-30MKI也沒這本事跑這么遠來找事兒。所以,這倆基本可以pass。
綜合來看,美軍F-35的可能性占了八成,日本F-35J占兩成,其他國家幾乎沒戲。
這次殲20能把外軍戰機逼退,可不是靠運氣,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優勢。咱拿F-35來跟殲20比一比,看看這倆第五代戰機到底誰更硬。
殲20和F-35都是隱身戰機,但設計思路不一樣。F-35是全向隱身,哪邊看雷達反射截面都小,適合滲透敵方防空網。殲20更偏重正面隱身,側面和后面稍微弱點,但這不影響它在遠程攔截中的表現。專家分析,殲20正面隱身跟F-35差不多,但在實戰中,隱身只是起點,后續還得看誰的雷達和武器更給力。
殲20裝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口徑大,探測距離遠,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F-35的AN/APG-81雷達也不差,但探測距離比殲20短點,面對殲20這種高速目標時有點吃力。加上殲20的航電系統是中國自己研發的,集成度高,能給飛行員提供更全的戰場信息,這在空戰中是真金白銀的優勢。
殲20有個殺手锏——超音速巡航,速度能到2.0馬赫以上,F-35最多1.6馬赫,還跑不了太久。空戰里,速度快就意味著能搶先占位,機動性好就能甩開對手。殲20的發動機推力強,氣動設計也優,F-35在這方面完全不是對手。這次外軍戰機跑路,可能就是發現打不過也跑不掉,只能撤。
殲20能帶PL-15遠程空空導彈,射程超200公里,比F-35的AIM-120D(射程180公里)遠,意味著殲20能先開火。PL-15還有主動雷達制導,鎖定能力強,F-35想躲都難。近距離格斗,殲20有PL-10導彈,離軸角大,反應快,F-35的AIM-9X雖然也不錯,但整體性能還是被壓一頭。
殲20在雷達、速度和武器上都比F-35強,逼退對手一點不意外。這也說明,中國空軍的技術底氣越來越足了。
這次出動殲20,可不是隨便拍板的,背后有技術也有戰略考量。
殲20從2017年服役到現在,技術上已經很成熟,但實戰經驗還得靠這種機會積累。這次逼退外軍戰機,既驗證了殲20的隱身和雷達性能,也測試了飛行員的反應能力。中國空軍顯然想通過這種實戰化的對抗,把殲20磨得更鋒利。
東海是中國的家門口,有人跑來挑釁,不回應不行,但回應得有分量。殲20一出場,就是告訴對手:中國不光有能力發現你,還有實力收拾你。這是對美日的一種震懾,別以為派個隱身戰機就能隨便晃悠,中國空軍盯著呢。
東海這地方,牽涉到中美日三方的博弈。美國想壓中國,日本想保自己利益,中國則要守住主權。殲20的亮相,不光是軍事行動,更是政治信號,表明中國在核心利益上絕不退讓。未來這種對峙估計還會有,中國空軍得隨時準備好。
這次事件只是中國空軍發展的一個片段。過去十幾年,中國空軍從“國土防御型”變成“攻防兼備型”,裝備和戰力都上了好幾個臺階。
以前中國空軍主力是殲7、殲8這種老家伙,現在殲20、殲16、運20都上了。殲20作為五代機,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水平,也讓中國空軍跟美俄站到了同一梯隊。
中國空軍這幾年訓練強度很大,紅藍對抗、跨區域機動都搞得風生水起。殲20這次出動,反應快、執行準,說明實戰能力不是吹出來的。跟美軍比,經驗可能還差點,但差距在縮小。
殲20的實力不光給自己用,還能出口掙面子。中國戰機已經賣到巴基斯坦、緬甸,未來殲20的技術要是下放點,周邊國家肯定搶著買。這對西方軍售市場是個沖擊,中國的國際話語權也會更強。
殲20緊急升空逼退外軍機這件事,說白了就是中國空軍的一次硬氣亮相。東海上空的這場較量,沒硝煙但有火藥味,殲20用實力證明了中國捍衛領空的決心。對手可能是美軍F-35,也可能是日本F-35J,但不管是誰,結局都一樣——碰上殲20,只能跑路。未來,類似的事兒估計不會少,中國空軍得接著硬起來,用王海精神守好這片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