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發布了同意 上海建發致新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建發致新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回復。 據悉,建發致新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4.84億元。
作為全國性的高值醫療器械流通商以及國企供應鏈巨頭廈門建發集團旗下醫療供應鏈領軍企業,建發致新在醫療器械產業鏈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連接著生產廠商、經銷商與終端醫療機構,其業務多元,涵蓋醫療器械直銷、分銷以及為終端醫院提供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等服務。在醫療器械產業鏈中,建發致新主要承擔醫療器械的流通職能,是串聯生產廠商、經銷商、終端醫療機構的樞紐,在產業鏈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建發致新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79.23億元,同比增長16.06%,凈利潤2.74億元;其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22.81%,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目前計劃發行不超過6319.33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5%。
服務超3300家醫療機構
建發致新的醫療器械流通業務覆蓋全國,為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超過 3300 家終端醫療機構提供服務,包括直銷和分銷兩大主要業務。在直銷業務中,公司經營上萬種規格型號的醫療器械產品;分銷業務則以高值介入類產品為切入點,與微創集團、美敦力、泰爾茂、歸創通橋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廠商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分銷網絡輻射全國范圍。
從業務結構來看,2024年度建發致新的直銷業務收入110.32億元,占比61.69%;分銷業務收入67.38億元,占比37.68%;服務業務收入1.12億元,占比0.63%。直銷業務仍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但分銷業務占比有所提升,體現了其業務結構的優化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建發致新的 SPD 服務成為業務創新的突出亮點。公司以 SPD 服務為核心,運用數字化管理手段深入終端醫療機構院內場景,打通采購到消耗結算的信息化管理閉環。自主研發的 SPD 管理系統實現院端醫用耗材的集中化、精細化管理,覆蓋全流程,助力醫療機構優化庫存管理,降低運營成本,響應醫改政策要求,推動醫用耗材流通向標準化、智能化方向升級。
近年來,隨著建發致新持續推進全國市場布局,自2023 - 2024年完成主要區域覆蓋后,2025 年以來其服務醫院的數量穩步上升。僅今年前3個月,建發致新的SPD 服務覆蓋醫院數量就從2024年同期的19家增長至29家,帶動SPD服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3730.26萬元,充分彰顯了在SPD服務領域強大的市場滲透能力與客戶認可度。
經營業績穩步上升
從財務數據來看,建發致新經營業績呈穩步上升態勢。公司營業收入從2022年的118.8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79.2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2.81%。凈利潤方面,2024年實現凈利潤2.74億元,較2022年的1.89億元增長44.69%。
值得關注的是,建發致新2025年一季度業績表現更加亮眼。2025年1-3月,建發致新實現營業收入45.16億元,同比增長13.2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1.47萬元,同比大幅增長54.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4859.53萬元,同比增長52.49%。其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業務布局的成果顯現。隨著2023年和2024年業務布局全國主要市場后,2025年一季度IVD業務同比上升2.55億元。同時,該公司SPD管理數量增加,產生收入的醫院SPD項目從2024年一季度的19家增長至2025年一季度的29家,SPD服務收入同比上升3730.26萬元。
根據招股書披露,建發致新此次發行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服務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建發致新將進一步提升利用信息系統服務醫療器械流通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強化自身在產業鏈環節中的服務屬性,促進產品多元化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增強客戶粘性。
面臨的挑戰與質疑
不過,盡管建發致新在業務和業績方面表現出色,但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其自2022年6月首次提交創業板IPO申請,募資4.84億元,但被暫緩表決;2023 年 11月15日第二次上會才順利通過。但直到2025年6月才拿到證監會的注冊批文,整個過程超過36個月,遠超一般企業上市周期。
據悉,建發致新此前長時間未被推進證監會注冊階段,或與其創業板適格性欠缺有較大關系。據申報材料,建發致新存在無專利權、研發費用異常增長等情況。2024 年創業板對創新性要求加碼,建發致新短期內突增研發項目和加大委外研發支出來增加研發投入,難以獲得監管層認可。作為醫療器械流通行業企業,其業務實質較難依靠創新驅動,與創業板 “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 定位存在偏差。
建發致新的財務指標也引發關注。例如,其資產負債率從 2019 年的 78.70% 攀升至 2024 年的 86.45%,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的 68%,財務風險較高;同時,建發致新的經營性現金流狀況不佳,2020 年至 2023 年及 2025Q1 連續三年半為負,累計凈流出近 18 億元,反映出公司商業模式在政策沖擊下的脆弱性。
此外,建發致新應收賬款規模較大,2022年-2024年報告期末,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 52.68億元、60.17億元 和 64.75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60%、56%和 51.4%,將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效率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增加公司的營運資金壓力;若部分醫療機構客戶調整結算政策,或出現延緩、暫停甚至不予全額支付公司結算款的情形,將導致公司不能及時全額回收相應款項,可能面臨一定的壞賬風險。
另外,建發致新的存貨賬面價值從 2019 年的 3.81 億元暴漲至 2024 年的 34.79 億元,存貨跌價損失擴大至 -2990 萬元,存貨減值風險較大。除此之外,公司研發費用率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水平,研發人員占比也低于同行,創新成色受到質疑。
當前,隨著集中帶量采購和 “兩票制” 等醫療政策改革不斷推進,醫療器械流通行業加速向渠道整合、扁平化方向發展,建發致新精準把握行業方向,推動信息化管理在傳統流通業務中的應用,契合發展大勢,有望在行業集中化進程中搶占更大市場份額,但也需應對諸多挑戰,如提升創新能力、優化財務結構、加強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等,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監管要求,實現長期穩定發展。
注:相關數據源自建發致新招股說明書:
https://reportdocs.static.szse.cn/UpFiles/rasinfodisc1/202506/RAS_202506_131915CAB0B10C8423469EA108AAA5EF46967C.pdf
來源:萬聯網
當前,市場各方,無論是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融資機構,還是清結算機構、企業和金融機構,都需緊跟政策步伐,加強自律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共同推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健康發展。而票據、供應鏈票據、電子債權憑證當下已成為國企、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主流工具,正是因為它們完美契合了這一發展趨勢。票據的流通性和融資便利性,供應鏈票據的信用傳遞和拆分流轉特性,以及電子債權憑證的數字化和可追溯性,共同構成了三種工具無可比擬的優勢。
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工具,破解實踐中的難題,成為了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緊迫任務。為此,7月5日-6日,華貿融財經將于上海市舉辦《供應鏈票據、國內信用證、電子債權憑證產品設計及業務機會》兩日線下閉門培訓,特邀請業內供票領先機構一線業務領導,包括供應鏈票據top1國企票據口負責人、國內首單供票資產證券化操盤手、國內首批供應鏈票據有限追索業務實操專家等,他們將傾囊相授,幫助計劃或正在開展相關業務的企業精準破解實踐難題,共同開啟供應鏈金融的新篇章。
/課程概況/
主辦單位:《貿易金融》、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華貿融財經
課程時間:2025年7月5日-6日(周六、日)
課程地點:上海市(線下閉門培訓,報名后工作人員通知具體地點)
課程學費:3800元/人,2人團購3420元/人,3人及以上團購3230元/人,詳情請咨詢報名老師。
適合人群:
(1)銀行票據業務人員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包括保理公司、租賃公司、供應鏈公司等;
(2)企業財務人員及供應鏈管理人員;
(3)涉外律師與法律顧問及合規管理人員;
(4)信息技術人員及金融科技從業者;
(5)高校與研究機構學者與行業研究者等
立刻掃碼在線報名
/講師團隊/
本培訓特邀三位業內資深專家,他們將結合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分享供應鏈票據領域的最新動態、前沿理念和創新實踐,為您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A老師:票據與供應鏈金融深度洞察者
專業履歷深厚:
票交所外部專家講師,曾供職于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總行票據業務部和大型證券公司,參與標準化票據創新及首批產品創設,對票據市場和供應鏈金融理解深刻。
政策解讀精準:
能精準剖析近期重要市場政策,如供應鏈新規、《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幫助企業把握政策導向,在合規前提下挖掘業務機會。
業務模式精通:
深入探討低利率時代票據業務創利途徑,對比不同類型銀行同業票據業務模式,針對商業銀行票據經營熱點問題提供實用見解。并能結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票據業務風險演化及防控要點,為企業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B老師:供應鏈票據科技平臺帶頭人
業務創新先鋒:
頭部供應鏈票據科技平臺負責人,參與全國首單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業務落地,具有為5家不同類型的供應鏈票據直連接入機構提供綜合服務的豐富經驗,多次獲邀在監管單位、政府部門以及票據基礎設施組織的培訓進行授課。
產融結合實踐豐富:
探討供應鏈票據對核心企業、鏈屬企業和商業銀行的價值,分享“供票 + 司庫”實踐及資產證券化模式,促進產融深度融合。
科技建設實操強:
分享供票直連接入系統建設、與金融機構系統聯動及場景化應用科技建設實踐,為企業提升科技應用水平提供建議。
C老師:金融機構視角供應鏈票據專家
跨領域經驗豐富:
票交所外部專家講師,先后供職于某大型證券公司、城商行總行票據業務部,有多年票據貼現及票據交易的經驗,對供應鏈票據賦能企業具有深厚經驗,積累了多項出色實踐案例,將從金融機構角度提供開展業務的專業建議。
業務模式多樣:
分享數字化賦能線上速貼、再貼現、資產證券化、質押融資等多種業務模式,并結合案例提供實操方法。
實踐指導實用:
講解企業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操作流程,通過示范銀行案例解析,為企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課程大綱/
A老師
分享時長:一天半
培訓內容及課程設置:
01 票據緣何出現“0”利率
1、票據利率走勢分析框架
2、2025年票據市場利率前瞻
3、票據業務節奏安排與機會把握
02 近期重要市場政策分析與關注點
1、《關于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 引導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供應鏈新規)
2、《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2025年)
3、《商業匯票承兌貼現業務真實交易材料審查指引(試行)》
03 當前市場環境下,票據業務經營模式探討
1、低利率時代,票據業務如何創利
2、同業票據業務經營模式、特點與優勢
1) 國有行
2) 股份制
3) 大城商
4)城農商
3、商業銀行票據經營探討
1) 何為“票據一體化運作
2)如何看待“票據低風險業務”
3) 與財務公司票據業務合作“新”方式
4) 與擔保公司票據業務合作“新”方式
5)《商業匯票承兌/貼現業務真實交易材料審查指引(試行)》的亮點與機會點
04 供應鏈新規出臺,票據、國內信用證、電子債權憑證如何布局
1、“中企云鏈”等電子債權憑證模式分析與展望
1) 電子債權憑證產生的特殊背景
2) 電子債權憑證的性質
3) 電子債權憑證VS.“票”:共性與區別
4) 電子債權憑證的應用場景
5)電子債權憑證的商業價值與展望
2、供應鏈票據
1) 供應鏈票據的性質
2) 供應鏈票據相關參與方:供應鏈票據平臺、供應鏈平臺、接入點與企業
3) 供應鏈票據VS.傳統票據
4) 供應鏈票據VS.信
5) 供應鏈票據架構與流程
6) 如何參與供應鏈票據:企業、平臺與金融機構
7) 供應鏈票據在企業司庫建設中的機會
3、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ABN\ABCP)
1)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的架構與角色
2)供票ABN\ABCP的核心價值
3)供票ABN\ABCP市場展望
05 如何用活票據,玩轉商票
1、如何“票據關系通授信,置換貸款降低成本”
2、如何“企業融資缺授信,關聯企業助東風”
3、 如何“信用提升靈活授信 負債義務表外體現”
4、 如何“上游強勢難用票,貼現利息買方付”
5、 如何“貼現利息雙方攤,票據流轉更便捷”
6、如何“免除貼現或有負債,消除上游收票顧慮”
7、如何“貼現線上自動化,手續簡便更高效”
8、如何“承貼一體化,上游無感收票”
9、如何“商票疊加銀行信用,票據流轉多渠道”
06 票據業務風險演化、典型案例與防控
B老師
分享時長:90分鐘
培訓內容及課程設置:
01 供應鏈票據有關政策演進分析
1.以“中國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元年文件”分析供票初心
2.從中央到地方的供票政策沿革及執行情況
3.“票據新規+資本新規”指引票據行業發展趨勢
4.“信息披露+直接融資”建立新標準化金融市場
5. 2025年六部委規范供應鏈金融發展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02 供應鏈票據的特征分析
1. 法定屬性
2. 票據分類
3. 票據科技設施總格局
4. 供票的差異化產品特征
5. 供票的運營數據特點
03 供應鏈票據在產融結合領域的作用
1.供票對核心企業、鏈屬企業的價值
2.供票對商業銀行的價值
3.“供票+司庫”的實踐
04 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實踐分享
1.供票資產證券化的模式發展
2.間接模式下供票資產證券化實踐情況
3.直接模式下供票資產證券化實踐情況
05 供應鏈票據科技系統建設
1.供票直連接入系統科技建設實踐
2.供票與金融機構系統的聯動模式
3.供票在場景化應用時的科技建設
C老師
分享時長:90分鐘
培訓內容及課程設置:
01 供應鏈票據業務發展概述
1、供應鏈票據的概念
2、供應鏈票據的特點
3、供應鏈票據發展歷程
4、供應鏈票據與中小企業的關系
02 供應鏈票據的功能和優勢
1、供應鏈票據業務架構
2、供應鏈票據平臺系統功能
3、供應鏈票據的優勢
4、供應鏈票據與電子債權憑證的對比
03 供應鏈票據賦能企業的業務模式
1、數字化賦能線上速貼
2、再貼現賦能中小企業
3、資產證券化業務模式
4、質押融資業務模式
04 供應鏈票據賦能實體經濟的創新探索
05 企業如何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
1、供應鏈票據業務操作流程
2、企業案例分析
06 供應鏈票據示范銀行票據案例解析
/學員權益/
1、加入行業交流群
2、獲贈第十一屆中國產業數字金融年會門票1張
3、免費線上直播分享權益
4、優惠價獲取會員服務
立刻掃碼在線報名
線下專題培訓課
線下行業峰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