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賬號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所謂的垂直其實就是指內容垂直,發同一賽道的內容。否則你發再多的作品,平臺也不給你流量,讓你白發。
以前做自媒體最令人討厭或違背人類天性的地方其實也就是所謂“垂直”這兩個字。
1.多數人自媒體做不下去就死在垂直這兩個字上,因為普通人垂不了直,垂也垂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沒有內容可以輸出,自動就斷更了。
2.一垂直就會內容重復雷同,話題,素材就會枯竭,極大限制創作者的創造空間和想向力,創作本身的獲得感和樂趣就會被壓抑和痛苦取代,精神上也難以長久堅持。
3.總是發同一類型的內容是令人生厭的,對創作者本人也是一種壓制,一種痛苦;對讀者也是一種乏味,不會長久地關注這種賬號,因為沒有期待,沒有驚喜,沒有人味。
人都是多元的,沒有人喜歡大同小異的,臉譜化的所謂垂直內容。
但所有自媒體創作者所面對的一個不幸現實是:你不垂直,平臺就不給你流量,沒流量就沒一切。
這在自媒體消費者總量增長的時代是可以的,只要平臺推薦給流量,拉來的新的粉絲數量會遠大于流失的粉絲數量。
這就是以前做自媒體最讓人無奈,也是最讓人惡心的地方!
現在情況變了,自媒體消費人群的數量不會再增長,留不住老粉絲,吸不來就粉絲,你的賬號只會一天天走向衰亡,世上除了新聞就沒有可以永久輸出內容的塞道和領域,你總有江郎才盡的時候。
再說,在多數情況下,作品有沒有流量并不由作品說了算,也不由讀者說了算,更多是平臺說了算,算法說了算。
而平臺也罷,算法也罷本身也都是沒有人類情感,沒有智力的死東西。
機器和程序本身是無法識別作品的,它只能通過數據去間接地辨別,而這種識別的準確性連30%也不到,改變數據就能改變結果,換句話說,結果是可以操控的,這就是所謂的流量密碼。
有些自媒體公司所謂的測試賬號,就是通過大量賬號,大量數據通過數據歸納的方法來尋找平臺算法的漏洞,也就是說算法這東西是個死東西,它既然是人寫出來的,也就是人可以破解的。個人很難做到,可人家公司和資本可以做到。
網絡上所謂的黑客就是專門干這事的。
因為是死東西所以一定能破解!
有一種較為權威的說法,說現在所謂人工智能的智力,也就是抽象思維的能力只相當于三歲孩童的智力;人工智能所干的絕大部分工作實際與智力無關,說到底還是一種程序化的數字運算。
#自媒體現狀# #自媒體生存困境# #自媒體誤區#
一句話:人類的情感和智商本身就無法人工制造,所謂的人工智能其實就是一種程序化的數字運算,與人類智商沒一毛錢關系,電腦再過一萬年也變不成人腦,怎樣也還是一臺機器。
基于以上事實,我們應該明白:
做為一個自媒體創作者,不是說你作品好就一定能成功,讀者認可你的作品,平臺就會推薦,不是這樣的,這只是一個高大上的正確說法,真相是:
你的作品對不對這個平臺的調性,這個平臺喜歡什么你就得投其所好發表什么就是了,這才是獲得平臺流量的正確方式。
現在的自媒體運營和以前不一樣了,平臺的算法和運營方法也不一樣了,再固守以前的認知和方法是行不通了。
現在的賬號要想被平臺認可推薦,就必須要具備兩個功能:
1.幫平臺留住人。就是說內容要好,讀者愿看你的作品,所以閱讀時常才是第一位的,這沒法造假,而點贊,評論,轉發這些是可以人為操控和造假的。
2.幫平臺掙錢。
平臺本身是個商業平臺,并不是免費娛樂消譴工具,你不能幫它掙錢,它就不給你展現。
所以各家平臺上,吹牛說慌的,曬虛假收益的,販賣各種偽知識的,賣課賣軟件的,擦邊的,這些明知不好沒價值的內容也會被大力推薦的原因。因為這些東西可以幫平臺掙錢。
所以,完全靠自然流量,靠內容輸出,在目前這個大環境下,賬號是做不起來的。
你得去投流,去購買流量包才行。
你想掙平臺的錢,平臺也想掙你的錢。
完全靠自然流量,內容再優秀也沒多少流量,因為站在平臺的立場,免費使用平臺流量本身就是在占平臺便宜,怎么可能太大方,動不動就讓你去爆款呢。
平臺當然需要優質內容,你的流量最好是花錢買來的,而不是平臺白給的,這才是人家平臺真正喜歡和需要的優質內容,平臺缺內容嗎,不缺,人家為什么非要推你的作品呢,那個愿意花錢消費的,豈不更好嗎?
如果你不愿花錢買流量。那么作為我們普通人以后做自媒體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做人設型賬號,也就是個人ip。
所謂人設型賬號,也就是你只針對某一特定人群創作就可以了,也就是精準粉絲,這是一群喜歡你的人,是有可能在你這兒消費買單的一群人,你只要讓他們認可你的價值,喜歡你這個人就行了。
現在的行話叫“人群垂直”!
什么內容垂直,領域垂直,給賬號打精準標鑒的以前被奉為真理的賬號運營方法,最近隨著各大自媒體平臺推薦算法的曝光和國家對自媒體算法亂像及信息繭房的強力整頓,現在已經被打破了,也就是說以前垂直打標鑒的那一套被廢止了,不管用了。
國家為什么要管這事呢?
因為那套興趣對標的推流方法,當然是越垂直越推薦,可這樣做就必然會形成信息繭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就會極端化,就會脫離現實,人群就會撕裂,就會人為地制造社會問題,宏觀上會帶來極大的社會危害和影響,所以國家不可能不管。
管了當然好,這無疑會帶來一場自媒體領域算法推流的根本性改變:那就是回歸媒體內容值價輸出的本身定位,那就是作品是給人看的,不是給審核機器人看的,不是給平臺看的,作品本身有沒有流量,有沒有價值,更多要由讀者來決定,而不是更多由平臺和算法來決定。
平臺算法的推流結果,如果不能與讀者的價值判斷最大程度地統一起來,平臺的消費人群就會迅速消退,平臺自己就會失去價值,被市場競爭機制淘汰。
現在好了,我們再也用不著再為垂直不垂直操心了,你完全可以放飛自我,不用再被平臺算法和流量所綁架,創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內容作品就是了,我們是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務的,只要這部分人喜歡我們的作品就行。
無需追求爆款,只需要穩定輸出,無需再流量焦慮,只需讓我們的賬號更有價值,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就行了,其它交給時間吧!
每個創作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一個讀者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都是復雜和多元的,賬號和作品其實就是創作者個人在網絡世界的個人畫像。
哪有那么多條條框框,哪有那么多運營技巧,這個垂直,那個垂直,這個領域那個標簽的,大道天成,順其自然!
千篇一律的內容,固定死板的所謂統一風格,還有創作者那張永遠不會變的大臉,這種所謂的垂直賬號,垂直內容,真會有人喜歡嗎?我不相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