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歷史 | 700年前中國客商在印東南沿海修了座塔,竟這樣影響當地歷史…

0
分享至

本文共6653

閱讀預計17分鐘

作者|燕海鳴

本期編輯|朱依林

本期審核 |單敏敏


圖源:網絡

1859年的一天,英國駐印度馬德拉斯總督收到了一份請愿書。寫信者是一群法國耶穌會士,他們請求拆除當地一座已經殘破不堪的磚塔。耶穌會士稱,磚塔位于納加帕蒂南市的近郊,已經處于危險狀態,因此應該拆掉。同時,他們正在這塊地皮上建設一座新式的天主教學校——圣約瑟學院,拆下來的建筑材料正好還可以用作修建學校房舍。

總督把這件事交辦給負責當地建設的工程師。對古塔進行了一番調查后,工程師寫了一份報告,同意拆塔。報告里說,這座建筑是一座古老的廢墟,雖然部分木材仍存留,但是正在逐漸坍塌,且既無雕刻也無銘文,沒什么價值,也沒有必要做修繕。

但有一名當地議員站了出來,強烈反對拆除這座古塔,他叫沃爾特·埃利奧特爵士(Walter Elliot)。埃利奧特不僅是一名殖民官員,還對印度當地的風土人情頗感興趣,業余時間自學了當地語言,做了許多博物考察。早在1846年,埃利奧特就曾造訪過這座古塔,還委托一位擅長繪圖的工務局中士,繪制了塔的草圖。


1846年埃利奧爵士雇人所繪“中國塔”。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根據埃利奧特的描述,這座塔是一座三層四邊塔樓,由緊密咬合的無灰漿磚塊砌成,第一層與第二層以檐口線腳分隔,每面墻中央設有門或窗的開口。底層頂部可見第二層地板的固定痕跡,塔頂則完全敞開。底層的墻角因行人與牲畜碰撞而磨損,但整體結構仍堅固穩定。塔身未見任何雕刻或銘文。

根據當地人的習慣稱呼,這個塔擁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如古塔、黑塔、耆那教塔等等,但其傳播最廣的一個名字是“中國塔”。埃利奧特也認為,無論從形式還是裝飾來看,它都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實,這座塔早在600年前就已經出現在了中國的文獻之中,它就是元代旅行家汪大淵在《島夷志略》的提到的那座“土塔”。

一、中國塔

1267年,一群來自中國的客商在印度東南海岸的八丹平原之上建起一座磚塔。半個世紀之后,汪大淵旅行至此,不僅看到了這座高數丈的土磚甃塔,還留意到了塔上漢字:“咸淳三年八月,畢工”。汪大淵通過當地人了解到,當年有中國客商來到這里做生意,在塔完工之日刻下上面的文字。在《島夷志略》中,但凡汪大淵用“土”字描述的,土珠、土布、土粉等,都是指中國。因此,土塔也就是中國塔的意思。

在此后的五個多世紀中,這座磚塔被來來往往的海上旅人看到。每過一段時間,就被有心人留意,用各種語言記錄它的身姿。他們都稱其為“中國塔”。為方便行文,我們也用“中國塔”來叫它。

1614年,葡萄牙人看到了中國塔。耶穌會的馬諾埃爾·巴拉達斯神父(Manoel Barradas)坐船經過納加帕蒂南,在其撰寫的《科倫坡城記述》中,他對當地“建造工藝精湛、規模宏大”的塔印象深刻,其中頗為有名的是一座“中國的”:“在當地流傳著一個不變的說法,這座塔是中國人在掌控印度貿易時修建的。它是用磚石建造的,盡管已經有好幾百年無人居住和修繕,但它依然氣勢恢宏、完美無缺。”根據位置判斷,巴拉達斯神父所看到的就是汪大淵所說的“土塔”。


巴拉達斯《科倫坡城記述》提及中國塔的頁面。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1669年,荷蘭人看到了中國塔。1658年,荷蘭發起將葡萄牙人趕出南印度和錫蘭北部的戰役,伴隨荷蘭人節節勝利的步伐來到納加帕蒂南的,有一位名叫菲利普斯·巴爾德斯(Philippus Baldaeus)的隨軍牧師。巴爾德斯不僅受命于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該地開展教會工作,還對這里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深入調研,在后來出版的回憶錄《馬拉巴爾、科羅曼德爾、錫蘭等東印度國家的描述》中,介紹了1669年他看到的“中國塔”:“在城市北側的城門之外,矗立著一座非常高大的塔,名為“中國塔”(China Pagode),其附近有一處避暑勝地,配有十分宜人的花園和果園。”


巴爾德斯像。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馬拉巴爾、科羅曼德爾、錫蘭等東印度國家的描述》封面。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1714年,又一名荷蘭人弗朗索瓦·瓦倫廷(Francois Valentyn)來到這里。他是受雇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名植物學家,出版的著作《新舊東印度》詳細描述了東印度洋的自然歷史、風俗以及殖民的活動。在書中,他記錄下從東南亞返回荷蘭的旅程中,經過了納加帕蒂南時看到的“中國塔”。瓦倫廷的描述和巴爾德斯差不多,都是說這里有一座高塔名叫中國塔,并說“很可能是中國人在某次入侵期間建造的”。塔的附近還有一座美麗的花園,是供總督使用。


瓦倫廷《新舊東印度》提到Pagode China。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到了18世紀中后期,荷蘭人勢力消退,在這片海域呼風喚雨的換成了英國人。在大英圖書館的繪畫檔案中,有一份創作于1784年的畫作,畫面中是納加帕蒂南的寺廟建筑,右側是一座三層磚塔,塔頂已經塌落,建筑上還長出了一點植被,但總體上外觀比較完整。這應該就是“中國塔”最早的圖影資料。塔的左側有一系列建筑,可看到一座穹頂式的殿宇,不知道是否是曾經的總督花園。可惜畫作的創作者已無從考據。


1784年繪畫,作者佚名。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1797年,又一幅關于“中國塔”的畫像誕生,這次作者留下了名字,是一位名叫喬治·拉爾夫·佩恩·賈維斯(George Ralph Payne Jarvis)的年輕人。有關賈維斯的資料并不多,他是英國裔,1774年出生在安提瓜,父親是在安提瓜的種植園主。他于1792年開始在英國軍隊服役。這幅關于中國塔的手稿,繪制于他23歲時,可能也是在印度服役時的閑暇之作。無論如何,這幅畫作也為我們留下了又一個關于“中國塔”的珍貴檔案,相比13年前的遠景,這幅畫作中的古塔細節更為豐富,也殘破了一些,有一種飽經歲月洗禮下的滄桑感。


賈維斯1797作品。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最終拆掉“中國塔”的,不是葡萄牙人,不是荷蘭人,也不是英國人。而是一群法國人。1846年,埃利奧特爵士來考察的時候,遇到了一群法國耶穌會士。他們住在塔旁的小屋內,條件非常簡陋。一位溫文爾雅的紳士告訴埃利奧特,這里是剛剛成立的圣約瑟學院,他們希望把學院發展壯大,并謀劃了一份化陋屋為殿宇的宏偉藍圖,向埃利奧特展示了未來校園建筑的平面圖與立面圖。“中國塔”就在圣約瑟學院的建設用地范圍之中。在當時,這些法國人就有了拆塔的計劃。

二、納加帕蒂南:從南天竺國到日不落帝國

讓我們暫時先忘掉“中國塔”,來看看它的落成之地——納加帕蒂南(Nagapattinam)。納加帕蒂南位于印度的東南角,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無論是從中國還是東南亞,要前往波斯、阿拉伯地區,必然經過印度南部;相反也如此。從東南亞順著季風而來的貨船,停靠印度的第一個港口往往就是這里。

因此,到唐代時,這里已經有了非常多的中國人的行跡。唐朝僧人義凈曾寫過一本《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里面就提到了一位無行禪師曾從羯荼國(今馬來西亞吉打)西行,經過三十天的海上之旅,到達“那伽缽亶那”,然后從那里僅需兩天航程就可以到師子洲(斯里蘭卡)了。那伽缽亶那,就是今天的納加帕蒂南,甚至連音節都極為相似。

當時的納加帕蒂南是印度南部帕拉瓦王朝的重要港口。帕拉瓦王朝也曾在《舊唐書》里出現,所記載的內容也和修建佛寺有關。唐開元八年(720),南天竺國使臣向皇帝進貢了一只能說話的五色鸚鵡,同時還為唐玄宗建造了一座寺廟(“南天竺王尸利那羅僧伽寶多枝摩為國造寺”),唐玄宗寺御賜寺名“歸化”。雖然不知道南天竺國是否就是帕拉瓦王朝,但至少說明,南印度統治者和唐朝皇帝已經有了非常密切的往來。

10世紀時,東印度洋進入到了注輦國(Chola dynasty)時代。這個海上帝國憑借泰米爾人商團的強勁風頭,成為西至印度南部,東到東南亞地區的強大統治者。宋代的文獻曾記錄了注輦國使臣多次覲見北宋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注輦國派使臣來中國,向宋廷進奉了珍珠、玻璃等貢品。使臣還表示,近年來有中國的商人到當地經商貿易,并轉達注輦國王話:“十年來海無風濤”,一定是因為“中國有圣人”,所以派遣使臣來入朝,表達“遠人慕化之意”。可以看出,從唐到宋,在印度東南海岸經商的中國人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群體,貿易量也達到一定規模。不然也不會引發當地統治者的關注,又是建廟,又是派使。


注輦國實力最強時勢力范圍橫跨印度洋。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從注輦國出海的泰米爾商團風頭更勁,把影響擴散到了整個東印度洋。這些商團在東南亞以及我國的廣州、泉州都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社區。由于其信奉印度教,因此也把印度教信仰波及到了沿途各地。今天泉州遺留的印度教寺廟的構件,也是這些泰米爾商人留下來的遺跡。

16世紀起,歐洲人來到納加帕蒂南。1554年,葡萄牙人在這里建立貿易站,并開始傳教活動。巴拉達斯最初見到“中國塔”也是葡萄牙勢力如日中天的時期。一百年后,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了納加帕蒂南,并在1663年將葡萄牙人趕走。1676年,荷蘭人與當地統治者達成協議,成了納加帕蒂南的實質主人,并將其作為荷蘭人在東南印度科羅曼德爾的首都。18世紀中葉,留下來一副描繪納加帕蒂南的繪畫作品,畫面中清晰可見荷蘭人修建的圍墻圍繞的城鎮,其中主要建筑史一座城堡,上面飄揚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旗幟。1784年,納加帕蒂南再次轉手,經過一系列戰爭以及后續的和平談判,荷蘭人將其讓給英國。

如果我們回溯“中國塔”的歷次記錄和畫像,會發現這座古老磚塔也一直見證著這片海港的風云變幻。尤其是大英圖書館留存的第一份“中國塔”的繪畫形象,就是創作于英國統治開始的1784年,應該不只是一個巧合。


18世紀中葉描繪納加帕蒂南繪畫。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三、塔和人的結局

讓我們回到19世紀,看一看中國塔的最后命運。

1820年11月,一位名叫以利亞?胡爾(Elijah Hoole)的衛斯理循道會傳教士來到納加帕蒂南,在這里他見到了中國塔。在后來出版的《出使馬德拉斯、邁索爾及印度南部紀行》中,他是這樣寫的:“城外有一座高塔……有一種說法稱它是由中國人建造的,這似乎印證了它曾是一座佛教寺廟一部分的觀點。它由紅磚建造而成,磚塊十分光滑且尺寸較小;磚與磚之間的黏合劑少到人們甚至對是否使用過黏合劑都存在爭議。……這座塔高聳入云,在海上是最先映入眼簾的物體,荷蘭人曾把它當作旗桿。我聽聞一個消息,說有人在籌備拆除這座塔,我希望這是假消息,心里很是擔憂。”


胡爾在《出使馬德拉斯、邁索爾及印度南部紀行》一書談及中國塔的頁面。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胡爾的擔憂最終成真。回到文章的開頭,1859年,拆塔一事終于被擺上了日程。對此提出動議的就是那群執著的法國耶穌會士。他們的理由很直接——要修建圣約瑟學院的校舍。而埃利奧特爵士除了明確反對拆除古塔外,還提出讓總督親自去現場考察一番再做決定。當時英國駐馬德拉斯總督采納了埃利奧特的建議去了現場。不過,他看過后覺得該建筑沒有什么歷史價值,不應浪費公款對其進行修繕。但他也不同意拆除,而是指示將其圍欄保護,以防人為破壞,并要求拍攝其現狀的照片。

可惜的是,總督的指令根本沒有得到認真執行,因為總督很快就調走了。假設當時總督任期能長一點,或是下屬官員能認真對待一二的話,至少我們還能留下這座古塔的真實照片。而埃利奧特爵士也結束了在印度的職務,回到英國本土。

在走馬燈一樣輪換的官員之外,是那群無比執著的耶穌會士。1867年,他們再次申請拆塔,理由如下:第一,他們認為該塔目前狀態不安全;第二,它遮擋了他們建造在其后的小教堂的光線和海風;第三,他們非常希望獲得該塔所在土地;第四,該塔的磚塊對學校建造工程非常有用。

當地負責建設的工程師進行了實地調研,認為這四條理由之中只有第一條還算合理。而且他認為,古塔是船只進入納加帕蒂南的航標,具有交通的功能。因此他認為應該對塔進行保留,而不是拆除,并要列支一定的預算用于修繕。當地港口的一位船長也提到,拆塔的行為肯定會引起當地居民的反對。

1867年8月28日,決定“中國塔”最終命運的日子終于到來。可惜的是,政府沒有采納總工程師的建議,而是同意了耶穌會士的請愿:“總督委員會批準圣約瑟夫學院的官員自費拆除納加帕蒂南的古塔,并將其可用材料用于他們計劃中的校舍建設。”耶穌會士終于如愿以償,他們生怕夜長夢多,果斷開展了行動,這座古老的建筑很快被夷為平地,場地也被清理干凈。

土塔,建于南宋咸淳三年八月,換算為公歷,是1267年的8月22日—9月20日期間;而其最終被拆毀,則是1867年的8月底至9月初。這么算來,它的生命歷程定格在了整整600年。

得知塔被最終拆毀,埃利奧特爵士非常惋惜。更為令人嘆息的是,在拆除塔的過程中,發現了珍貴的佛教文物——精美的青銅佛像,還有被當做建筑垃圾隨手扔掉的中國瓷器碎片。埃利奧特爵士寫道:“如果這座塔未被干預,它本可以屹立多年。保護它所需的僅僅是用幾盧比建造一堵堅固的圍墻,防止牲畜和過往車輛破壞其底層的墻角。我在二十年前看到的塔樓狀態表明,底層僅因暴露在外而受到磨損,并未影響結構的穩定性。”

除了塔的結局,我也對數百年間為“中國塔”留下印記的那些人物后來的生命歷程頗感興趣。

巴拉達斯(1572-1646)在印度工作一段時間后,在1620年代前往埃塞俄比亞傳教,在1633年被當地統治者驅逐,在返回印度途中又被奧斯曼帝國俘虜,被關在亞丁一年多,直到1634年底才被印度商人贖回。隨后他一直沒有離開印度,直到1646年去世。

巴爾德斯(1632-1671)的生命短暫,在見到“中國塔”之后兩年,便于40歲英年早逝。但他也留下了大量的關于印度洋海域經歷的記錄,向西方介紹了印度教和泰米爾文化。

瓦倫廷(1666-1727)經歷了19年的印度生涯后,回到家鄉荷蘭,創作了代表作《新舊東印度》,該多卷本于1724-1726年間陸續出版,瓦倫廷則在1727年去世。

賈維斯(1774-1851),曾參加了1808-1809年的西班牙半島戰爭,后來回到英國本土,擔任過多佛城堡的指揮官,以及林肯郡的治安法官和副地方官,1851年在林肯郡去世。

胡爾(1798-1872),1822年開始在馬德拉斯進行泰米爾語《圣經》修訂工作,但由于健康惡化在1828年離開印度返回英國。從1836年起,他一直始終擔任衛理公會傳教會的總秘書,直到1872年去世。

最后是埃利奧特爵士(1803-1887),至1860年一直在印度擔任公職,業余時間四處游歷,進行考古、碑銘和科學研究。1860 年,埃利奧特爵士退休回到蘇格蘭,余生在沃爾夫利度過,1887年去世。


埃利奧特爵士。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四、另一些后續

至此,“中國塔”和那些與它曾有交集的人的故事講完了。但在最后,還想提一下那座圣約瑟學院后來的事。

圣約瑟學院今天依舊健在,而且已經發展為印度頗具聲望的高等學府。在學院的歷史介紹中這樣描述它初創時期:由于耶穌會傳教士的努力,這所大學于1844年在納加帕蒂南的海濱小鎮以一個簡陋的茅草屋起步,只有一名學生和五名耶穌會教師……1866年,學校開始按照大學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學生人數增至400人。

看來,1866年是學校希望大書特書的一個節點,這是古塔被拆掉的前一年。那一年,對學校來說,一切都欣欣向榮起來。可能唯一阻礙校園變得更宏大、更美麗的,就是那座不起眼的廢舊“中國塔”了。

但當我繼續閱讀校史介紹,卻看到了一件令人扼腕的事:“由于行政原因,學校于1881年1月18日遷至位于泰米爾納德邦中心的特里奇諾波利(Trichinopoly)。”也就是說,這座不斷擴建的校園,只使用了很短一段時間就被棄用了。此時距“中國塔”被拆毀,只過了14年!如果當年稍微再拖一拖,中國塔或許就保存下來了。

我還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那是2019年圣約瑟學院建校175年之際,學校高層來到納加帕蒂南,訪問舊址。視頻中能看到一個穹頂狀的建筑。當我對比1784年的那幅最早描繪“中國塔”的繪畫時發現,在當時巍峨聳立的古塔旁,也有這樣一個穹頂建筑。那可能是“中國塔”一同飽經風霜的同伴,幸運地留存了下來。

2016年,圣約瑟學院成為印度僅有的12所獲得印度政府“特別遺產身份”的大學之一。不知這座“遺產大學”是否知曉,它曾經擁有過另一份更為古老的遺產,但沒有珍惜。



圖源:“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

本文轉載自“世界遺產之聲”微信公眾號2025年6月17日文章,原標題為《燕海鳴 | 印度海岸的“中國塔”》。原載于《讀書》2025年第6期。

本期編輯:朱依林

本期審核:單敏敏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公牛用雙向合同簽下日本后場球星,他在夏聯期間的表現其實很一般

公牛用雙向合同簽下日本后場球星,他在夏聯期間的表現其實很一般

稻谷與小麥
2025-07-22 00:43:53
南寧原配捉奸后續:小三正臉曝光,渣男被開除,知情人透更多內幕

南寧原配捉奸后續:小三正臉曝光,渣男被開除,知情人透更多內幕

鋭娛之樂
2025-07-22 01:10:03
進入7月底,4屬相時來運轉,事業順利,生活越來越精彩

進入7月底,4屬相時來運轉,事業順利,生活越來越精彩

素然追光
2025-07-22 00:19:11
郭正亮給了臺灣“最好”出路?一國兩制改1個字,或可統后不駐軍

郭正亮給了臺灣“最好”出路?一國兩制改1個字,或可統后不駐軍

顧史
2025-07-08 21:02:11
賺麻了!開拓者選中楊瀚森后,短短一個月收入暴漲11倍,遠超去年

賺麻了!開拓者選中楊瀚森后,短短一個月收入暴漲11倍,遠超去年

侃球熊弟
2025-07-21 23:44:35
高溫已至!中科院提醒:愛喝白酒的人,喝白酒盡量做到5不要

高溫已至!中科院提醒:愛喝白酒的人,喝白酒盡量做到5不要

健身狂人
2025-07-20 15:12:30
“被饑餓營銷騙了!”江西女生哭訴后悔報考福耀科技,不如去985

“被饑餓營銷騙了!”江西女生哭訴后悔報考福耀科技,不如去985

振華觀史
2025-07-21 12:36:05
男子強奸大嫂出獄后刺死見義勇為者,大嫂被索賠百萬

男子強奸大嫂出獄后刺死見義勇為者,大嫂被索賠百萬

中國新聞周刊
2023-05-23 17:10:35
A股:股民要做好準備!明天(7月21日)的大盤會這樣走

A股:股民要做好準備!明天(7月21日)的大盤會這樣走

風風順
2025-07-21 00:11:58
央視點名痛批!花光84億造不出一輛車,卻能花5000萬給員工買零食

央視點名痛批!花光84億造不出一輛車,卻能花5000萬給員工買零食

說說史事
2025-05-08 17:42:56
以色列嚴拒多國聯合聲明 指控哈馬斯阻撓停火協議

以色列嚴拒多國聯合聲明 指控哈馬斯阻撓停火協議

財聯社
2025-07-22 01:02:04
世界巔峰之作!中國的偉大工程正式動工,印度反對無效

世界巔峰之作!中國的偉大工程正式動工,印度反對無效

兵國大事
2025-07-21 00:05:15
兒媳年薪80萬,婆婆逼她給小姑子50萬,不然就離婚,兒子笑了:那就離

兒媳年薪80萬,婆婆逼她給小姑子50萬,不然就離婚,兒子笑了:那就離

澤澤先生
2025-07-12 07:00:07
著名導演逝世,終年63歲!曾擔任奧斯卡評委!

著名導演逝世,終年63歲!曾擔任奧斯卡評委!

魯中晨報
2025-07-21 16:48:09
張繼科打了翻身仗!人民日報為其發聲,但這次動了誰的蛋糕?

張繼科打了翻身仗!人民日報為其發聲,但這次動了誰的蛋糕?

夕落秋山
2025-07-21 17:49:36
八國聯軍:流傳已久的謊言!

八國聯軍:流傳已久的謊言!

深度報
2025-07-13 22:52:06
螞蟻吞大象?生產殲20的成飛集團僅174億就被收購,用意耐人尋味

螞蟻吞大象?生產殲20的成飛集團僅174億就被收購,用意耐人尋味

書中自有顏如玉
2025-07-21 15:52:57
援俄讓朝鮮看清了自己,再不做出改變,百萬朝軍將無立足之地

援俄讓朝鮮看清了自己,再不做出改變,百萬朝軍將無立足之地

跳跳歷史
2025-04-28 14:27:45
蔚來喜獲200億,李斌又回一口血

蔚來喜獲200億,李斌又回一口血

快刀財經
2025-07-21 22:41:44
他擔任局長后,和12個女下屬有染,一個26歲的女人將他拉下馬

他擔任局長后,和12個女下屬有染,一個26歲的女人將他拉下馬

喬生桂
2024-07-01 16:26:12
2025-07-22 02:48:49
南亞研究通訊 incentive-icons
南亞研究通訊
深度聚焦南亞相關問題
1040文章數 12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科技要聞

劉強東闊氣出手!兩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藝術
本地
家居
公開課
軍事航空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 | 誰打翻了濰坊的調色盤?

家居要聞

別樣老上海 重塑復古優雅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軍事要聞

美客機空中險與美軍B-52轟炸機相撞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古丈县| 林周县| 永嘉县| 随州市| 遵义市| 东乌珠穆沁旗| 班玛县| 进贤县| 铅山县| 博罗县| 舟曲县| 通道| 神木县| 高雄县| 莫力| 金华市| 广安市| 巴林左旗| 成都市| 白城市| 贡嘎县| 夏津县| 陈巴尔虎旗| 弋阳县| 明光市| 贺兰县| 浮梁县| 高阳县| 吴川市| 保康县| 萨迦县| 常山县| 青浦区| 木兰县| 乾安县| 韩城市| 沂水县| 晋中市| 邵阳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