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和一哥們兒喝茶 聊到買車這事兒。
這貨糾結了三個月 就為一個問題:60多萬是買頂配A6L 還是丐版A8L?
說實話 這問題我被問爛了。
網上吵翻天了唄 一派說丐版A8就是打腫臉充胖子的玩意兒 2.0T拉那么大個車 純純小馬拉大車。另一派說寧為雞頭不做鳳尾 直接上55TFSI的A6L 面子里子都有了。
聽上去好像都挺有道理 但事實真就如此嗎?
02
最近正好有機會深度體驗了一把丐版A8。
朋友剛提的車 落地62萬 比奔馳S的低配便宜二三十萬呢。我當時就問他 咋沒選頂配A6L?
他的回答挺實在。
說現在A6L太普通了聽上去就沒有A8牛叉。再說他也不需要開快車 主要就是接待客戶和日常通勤用。
還有一點 A8真的不慢啊。
零百6.7秒 比50版本就慢那么一丟丟。誰要說這是小馬拉大車 我建議他先去試駕再說話。
03
說到底還是需求和面子的問題。
丐版A8再弱 它還是奧迪的D級旗艦。頂配A6再強 也只能在C級稱王。
這等級上的差異可不是一顆發動機就能彌補的。
最弱的A8也有AT變速箱 有全時四驅和空氣懸架。低配又如何 貴在那個“感覺”呢
開出去 懂車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不懂車的 至少車標下面寫著A8啊。
04
聊聊實際體驗吧。
MLB Evo平臺的產物 從A4L到A8L都是這個平臺出來的。底盤結構早就定死了 用料也差不多。
前懸五連桿結構 就是雙叉臂的變種 鋁合金材質。后懸也是五連桿 4鋼1鋁的配置。
相比以前粗大的鋁合金H臂 確實有點減配的意思
但五連桿在舒適性上更有保障。
真正的問題在副車架。5米3多的車長 可能這就是MLB平臺的極限了。前后副車架尺寸都偏小 用料參差不齊確實比不上同級的奔馳和寶馬
當然了 你也可以說A8便宜嘛 差點就差點唄。
05
重點來了 那個備受吐槽的2.0T發動機。
參數上看真的還好 甚至算得上漂亮。最大265匹馬力 峰值扭矩370N?m。
上手之后確實有驚喜。
2.0T的Q7我不建議 但A8不一樣。低扭很充沛 初段表現甚至比50版本更順暢絲滑。中后段動力確實不如3.0T來得從容 畢竟那么多錢不是白花的。
但如果你的用車需求就是商務通勤2.0T確實夠用了
底盤調校給我的感覺就是扎實穩重有韌性 還很絲滑。細碎顛簸路面和A6相似 保留必要路感的同時化解掉不必要震動。
起伏拋跳路面 空懸的加持讓懸架收放更干脆 更Q彈。
這樣的底盤絕對對得起A8旗艦車的定位
所以呢 頂配A6還是丐版A8?
要我說 這真的還是看你的需求。有人對動力完全不感冒 有人就得加錢上好音響 還有人喜歡高階智駕那些科技玩意兒。
買不買 買誰 得你自己決定。
至少2.0T的A8 在底盤上沒有虧欠 是符合D級旗艦轎車定位的。
你覺得這60多萬花得值不值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