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港股的福音來了, 港交所自 2025 年 6 月 30 日起實施新的股票交收費結構,徹底打破原有最低 2 港元、最高 100 港元的限制。
以前無論交易額多么低,都要收2港元,比如買入1000港元,收費2港元,費率高達0.2%;如果按新的規則,比如買入1000港元,收費為0.42基點,也就是0.042港元。
但是,如果是買入20萬港元,按此前收費方式,交收費為4港元;按目前的收費標準則是8.4港元。也就是說,成交金額越大,以后交收費越高。對小額成交有點好處,但對大額成交費用更大了。
此外,為交易所買賣產品(ETP)所提供的合資格莊家交易的股份交收費率亦會調整為0.20基點(0.0020%),并取消最低及最高費用。調整后的收費與ETP莊家活動過去的成本相若,以確保ETP市場繼續有充沛的流動性。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數據,在新的收費結構下,2019年至2024年間約77%的市場交易將支付較低的費用。
不過,大家也別高興太早,港交所交收費在港股收費中只占極小比重,大頭還是在平臺費和印花稅等方面的費用。
比如,買入1手某只股票,成交額49480港元,平臺收費15港元,印花稅50港元,交易費2.8港元,證監會交易征費1.34港元,財匯局交易征費0.07港元,交收費2港元。不過,按現在0.0042%的交收費標準,則變成了2.08港元。(4.6萬港元左右,交收費低于此前規則,超過4.6港元,交收費更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