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密西根之行之前很期盼,野營、飛車、大湖游泳、燒烤各種,但預(yù)計的兩周沒走完突然就有點厭倦,于是第十一天就開始返程,而且一啟程就歸心似箭,想家里今年種下的玫瑰,想每天能進健身房擼鐵的快意,想能睡在自己床上的自在,想到走前就已經(jīng)結(jié)了果的西紅柿……
坐在后院天臺看夕陽落日
而回家四天不到,向往旅途的心意居然又蠢蠢欲動,不經(jīng)意上網(wǎng)了看了十月去愛爾蘭的商務(wù)艙機票價格,便宜得讓人不可思議,和好友一說,不假思索同時定下機票,嗯,秋假就是這里了。
而后靜下心來,突然萬分感慨。
想起以前不知在哪里看過的一個小寓言:「狐貍發(fā)現(xiàn)一個雞窩,卻因為太胖進不去柵欄,于是餓了三天終于能進入了,飽餐后卻又出不去了,只好重新餓上三天之后才能出去。狐貍最終恍然大悟,哀嘆在這個過程中自己除了過了個嘴癮外,基本上都是白忙活了」。
唉,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啊,唯一可以感慨的是:畢竟自己經(jīng)歷過了,就像這條狐貍的餓三天又飽三天也算是寶貴的吧,否則就生不出這樣的感嘆了。就像這段密西根之行,就像我的每段旅程,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看盡了,才可以笑談、感慨、看淡、放下,然后再啟程、再拿起、再放下。
旅途當(dāng)中,家兄回了故鄉(xiāng)祭奠亡母,今年是十周年的忌日,爸爸去世也有十六年了,時間真不知道都去了哪里。想起丫爸去世前我們曾經(jīng)常一起去給丫丫的爺爺掃墓,每次在墓園里總遇到同一個老人,坐在一直隨身帶來的折疊椅上,坐在亡妻的墓前沉思。遇到多了,便攀談了起來,知道了兩人一起度過了人生四十多年的歲月,從來沒有分開過,所以妻子去世他居然不知道怎么打發(fā)剩下的歲月了,好在住的不遠(yuǎn),于是每天都到墓園來陪伴一下老伴兒,就像她從來沒有離去……
聽后,我們?nèi)滩蛔∫魂囘駠u。
后來丫爸病重的時候,我們開始討論身后事,譬如在哪里度過生命的最后一段,家里還是醫(yī)院,死后葬在哪里之類的。丫爸說:葬在我父親身邊吧。
我沉思了一下說:離我和丫丫住的城市快三個小時了,以后看你會不方便,我也想能像我們經(jīng)常看到的那位老人一樣常過來看看你,要不在城里買塊墓地?
他想了一下說:人終有一死,你一定要向前看,人的一生中那些要走的人終究會走,你可以想念,但是千萬不要過度……
他去世后三個月,媽媽突然去世,千里奔喪,我忍著不哭,心里一直默念的是這句:可以想念,但是不要過度。
果然是未知生焉知死,人終究是要學(xué)會接受一切事情的發(fā)生:接受有人愛,有人離開,接受生老病死,接受失望,接受各種的不如意,而不再內(nèi)耗在「為什么是我」的自我拷問里。
而這些天,我對生死突然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原因是號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去世了,網(wǎng)上涌起了一些懷念的文章,居然有人就稱他為可敬的長者,美食專欄作家,樂觀通達(dá)了,洞察人生什么的。我看著很好笑,我覺得也就他的美食節(jié)目還可以吧,但對他本人我卻實在欣賞不起來,酒色財氣占全,做人就是要爽的名言也白話大道理沒什么特別含金量,對女人的評價更老色批,充其量也就一個一邊去青樓一邊聊詩詞歌賦的風(fēng)流才子吧,很合當(dāng)時香港社會的口味和喜好,怎么一蹬了腿,就高大上了呢?只想想陳寶蓮的悲劇,我就對他也尊敬不起來了,就像我告訴你幾十年后有人緬懷京城四少,你是不是會找到我現(xiàn)在同樣好笑的感覺?
所以,人死固然是悲劇,但是不要懷念過度,也不要美化過度,我們不過都是蕓蕓眾生,來世上一遭,有美德,也有缺點,不論活著時候怎么樣最終也都會死去,活著的時候快樂點,死后還是入土為安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