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馬斯克的矛盾不是個人恩怨,而是資本權力的博弈——從SpaceX合同危機看穿美國政治:科技資本如何挑戰傳統權威。
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14%!SpaceX價值220億美元的政府合同被白宮審查,特朗普與馬斯克的“世紀對決”在2025年6月徹底白熱化。這場看似“塑料兄弟情破裂”的鬧劇,實則撕開了美國政治經濟裂變的深層傷口。
【政策博弈下的商業地震】
矛盾核心聚焦于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不僅削減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直接威脅特斯拉每年數十億美元利潤,更通過取消債務上限加劇財政赤字,與馬斯克主張的“可持續經濟”背道而馳。作為反擊,馬斯克公開炮轟法案“令人作嘔”,甚至揚言組建“美國黨”并獲80%網民支持,直接挑戰共和黨傳統票倉。
特朗普則以“商人思維”精準打擊對手命脈:先是威脅終止SpaceX載人“龍”飛船、衛星發射等政府合作,繼而諷刺馬斯克“依賴補貼生存”,暗示其企業可能倒閉。更耐人尋味的是,白宮效率部被曝正在調查馬斯克旗下公司的補貼細節,特朗普甚至調侃要給其“套上DOGE項圈”,將兩人矛盾推向人格攻擊層面。
【馬斯克損失慘重】
這場沖突已導致特斯拉市值蒸發超1500億美元,SpaceX的“星鏈”軍用項目也面臨NASA和美軍尋找替代合作方的壓力。財新網分析稱,特朗普此舉實為轉移國內經濟矛盾——5月美國職位空缺意外增加至776.9萬,制造業連續四個月收縮,而馬斯克的新能源產業恰好成為“甩鍋”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媒體罕見介入調侃“愿為馬斯克提供庇護”,側面印證了這場博弈的國際影響力。更戲劇化的是,馬斯克父親及部分共和黨人試圖調解,但特朗普態度反復,甚至在7月1日再次威脅“讓政府效率部吃掉馬斯克”,徹底堵死緩和可能。
【權力結構的世紀之爭】
表面看是政策分歧,實則是工業資本主義與數字資本主義的路線之戰。特朗普代表的傳統政治勢力試圖通過減稅、擴大舉債維持制造業優勢,而馬斯克主導的科技資本則要求政府為新能源、太空探索等新興領域“讓路”。這種對立在NASA局長提名事件中達到頂峰——特朗普撤回馬斯克推薦的艾薩克曼任命,直接切斷SpaceX獲取更多政府訂單的通道。
更深層的利益綁定破裂才是關鍵。作為特朗普2024年大選最大金主(投入2.9億美元),馬斯克本期望通過政策傾斜鞏固商業帝國,卻因補貼取消、盟友被否等“背約”行為徹底心寒。當特朗普公開宣稱“沒有馬斯克也能贏大選”時,這場資本與權力的聯姻已宣告終結。
【裂變中的美國政治圖譜】
當前沖突已產生連鎖反應:民主黨正試圖拉攏馬斯克對抗特朗普,而馬斯克組建新黨的動向可能重塑美國兩黨格局。但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基本盤依然穩固,馬斯克若想破局,需在2025年中期選舉前證明“美國黨”的可行性才行。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這場精英內斗加劇了社會撕裂。有民調顯示,馬斯克支持率僅41%,反對率卻高達58%,反映出公眾對科技巨頭干預政治的復雜心態。更值得警惕的是,若SpaceX合同終止,國際空間站可能停擺,美軍“星盾”反導系統也將受影響,這場博弈的代價正在超越商業范疇。
從“大而美”法案到SpaceX危機,特朗普與馬斯克的對決是資本與權力的零和博弈,也是美國政治經濟轉型的必然陣痛?不過,更深層的利益鏈或許就藏在這些數據背后...
【引用來源】
X、財新網、真實社交、國際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