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女子乳房反復現濕疹癥狀卻是乳腺癌#
話題登上熱搜
王女士被誤診長達1年多
因耽擱時間較長
患者已出現淋巴結轉移
不少濕疹起在乳房上的人都戰戰兢兢
我這不會是那種沒聽過的乳腺癌吧?
大意
"濕疹"竟是乳腺癌
早在1年多前,王女士就發現右側乳頭時不時發癢,皮膚泛紅滲液,結痂后又反復脫皮。有時就像被螞蟻叮咬,夜里癢得睡不著。她前往當地醫院皮膚科就診,說是濕疹,配了藥和藥膏,涂抹后癥狀稍有緩解,但過不了多久瘙癢又卷土重來。
王女士就這樣在當地皮膚科反反復復看了好多次,直到前段時間,她發現乳頭開始潰爛,原本凸起的乳頭竟在反復結痂脫落中逐漸消失了。經朋友提醒,她才引起重視。
隨后在省級醫院檢查印證了最壞的猜想——B超顯示乳腺低回聲占位,鉬靶攝影捕捉到簇狀鈣化灶,細胞學檢查發現了標志性的派杰氏細胞,結合相關病理檢查結果,確診為乳腺派杰氏病。
狡猾
最會偽裝的乳腺癌
這種和所謂的“濕疹”扯上關系的病變叫做“濕疹樣乳腺癌”,又叫乳腺派杰氏病(乳腺Paget 病),是一種可侵犯乳頭表面,導致乳頭炎性樣改變的惡性腫瘤。
乳腺派杰氏病發病率不高,只占乳腺癌總數的1%到3%,因癌細胞像濕疹樣在皮膚表層匍匐生長,常被誤診為皮炎、濕疹,所以又稱乳腺濕疹樣癌,相當多的患者首診于皮膚科。
這種乳腺癌的狡猾之處在于早期僅表現為乳頭瘙癢、脫屑,癥狀時輕時重,病程進展緩慢,但隨著病情發展,癌細胞會逐步吞噬乳頭結構,最終形成火山口樣潰瘍。更危險的是,部分患者會合并其他類型乳腺癌,一旦突破表皮層形成浸潤,預后將會急轉直下。
據介紹,這種類型乳腺癌的高發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單純性派杰氏病10年生存率接近100%,但合并浸潤性癌時預后會明顯降低。其實,用棉簽在潰爛處輕輕一擦就能做個細胞學檢查,發現有典型的派杰氏細胞時,基本上可確診。
警惕
這些習慣增加發病風險
雖然45-55歲是我國女性乳腺癌的高發年齡段,但并不意味著年輕女孩就絕對安全。近年來,乳腺癌患者呈年輕化趨勢,且有多例20歲左右的乳腺癌患者,其中最年輕的就是年僅19歲的小李。
除了遺傳因素外,年輕女性乳腺癌的增加,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長期的熬夜、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因素,可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增加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具體來說:
● 在生活、工作中常熬夜,易打亂了生物鐘,影響體內激素水平,尤其是雌激素的變化,而過高的雌激素水平則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 女性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和精神負擔,長期處于高壓力狀態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會導致肥胖,而肥胖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有直接關聯,從而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諸多致病因素累積疊加,乳腺癌就發生了。因此,建議年輕女性應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避免不必要的壓力。無論女性或者男性,平時洗澡的時候應多注意自檢。
自查
乳腺癌的早期征象
? 質地偏硬(醫學上,把按壓鼻尖的手感,稱為韌;把按壓額頭骨頭的手感,稱為硬)。
? 邊界摸不清楚(就是無法用手,準確地摸出腫塊到底有多大)。
? 很難推動腫塊,感覺黏在皮膚上或有牽拉的感覺。
? 按壓不痛(很多門診患者,會錯誤地以為,不痛是好事,其實則不然。乳房腫塊,摸上去有痛的感覺,一般是小葉增生的腫塊,反而不是惡性的哦)。
還有一種隱匿性乳腺癌,乳房和皮膚都沒有改變,但在腋窩會有淋巴結腫大,所以女性在摸乳房自查時,也要摸一下腋窩看是否有腫塊。
提醒
30歲后定期做乳腺篩查
歐美女性乳腺癌發病高峰在60歲,而我國女性患乳腺癌的年齡高峰大約在50歲,比國外年輕10歲。所以,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定期進行乳腺檢查。此外,預防乳腺癌要分年齡段篩查。根據國內外醫學指南以及臨床經驗,建議分年齡段篩查。
20~39歲:
若無癥狀、臨床乳腺查體陰性、無高危因素,建議每1~3年行臨床乳腺查體并提高乳房自我健康保護意識,并可自愿進行檢查。
40~49歲:
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對致密性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50~59歲:
每1~2年行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對致密性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70歲或以上:
每2年行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對致密性乳腺推薦與B超聯合。
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果有一級親屬患乳腺癌(媽媽、爸爸、姐妹、兄弟),就屬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20~40歲)進行篩查,篩查間期推薦每年1次,篩查手段除了應用一般人群常用的臨床體檢、彩超和乳腺X線檢查之外,推薦應用核磁共振(MRI)等新的影像學手段。
切記,發現問題一定要立即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切勿隨便聽信偏方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科普專家 Expert
羅永輝 二附院乳腺外科 主任醫師
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腫瘤整復分會委員、江西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乳腺腫瘤分會副主任委等。擅長:乳腺癌的篩查防治,早期診斷、綜合治療,尤其是乳腺癌的保乳手術、保腋窩手術、乳房整形重建手術。
金 梅 二附院乳腺外科 主任醫師
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西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乳腺疾病規范化診治江西培訓基地常委、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乳腺腫瘤分會常委、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乳腺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西省康美養生協會乳腺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尤其是乳腺癌的保乳根治術,根治術,改良根治術,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整形手術以及乳房良性腫瘤微創手術。
文章轉自: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文章綜合:寧波晚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