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在全軍首次采用Ion支氣管鏡機器人進行經支氣管肺活檢,為疑難肺部病變患者明確診斷。
兩例肺結節患者的確診
檢查和手術風險極高
▲胡毅主任(中)應用Ion支氣管鏡機器人為患者進行經支氣管肺活檢
01孫先生體檢發現肺部結節,雖病變較小,但因位于葉裂之間,且毗鄰主動脈弓等大血管,局部形成肺大皰,在胸外科、放射診斷科就診后,手術、經皮穿刺風險極高。
0271歲的張奶奶因右側胸痛發現右肺結節,在當地醫院經氣管鏡檢查未見病變,經皮穿刺風險高。
上述兩名患者的病癥
均屬于疑難肺結節
兩位患者慕名到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派駐第一醫學中心腫瘤內科就診。經過對患者病情的充分考慮,腫瘤醫學部胡毅主任建議應用最新技術(Ion支氣管鏡機器人)為患者作進一步精確診斷。據胡毅主任介紹,Ion支氣管鏡機器人因為超細機器人導管、獨特的形狀感知導航,在疑難肺占位的診療中具有獨特優勢。
以前瞻的眼光解決疑難問題
7月23日,胡毅主任帶領團隊分別為兩位患者進行全麻狀態下Ion支氣管鏡機器人肺結節活檢,取得了滿意標本。兩位患者均術后第2天出院,無任何不適。
▲機器人導管到達右肺上葉結節
▲機器人導管靈活反轉180°,精準抵達病灶位置。
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標志著腫瘤醫學部在肺結節診療方面邁出了全新步伐,尤其是對左肺葉間裂這一被學界普遍認為極具挑戰性的疑難病癥作出精準診斷,開局即完成如此高難度的挑戰,完全達到了人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關于支氣管鏡機器人,您了解多少?
支氣管鏡機器人將先進的導航技術與精準的機械轉角控制充分結合,具備精確導航及精準控制的高超功能,在周圍型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可以全肺到達且診斷率極高,尤其在亞厘米結節、磨玻璃結節、毗鄰重要臟器肺結節的診療中體現出超越傳統診療手段的巨大優勢。同時,因為經氣道自然腔道進行操作,安全性好、超級微創,尤其適用于肺功能差或合并肺氣腫、肺大皰、慢阻肺等肺部疾病的患者。作為介入肺臟病學界的最熱點領域,支氣管鏡機器人將為肺結節的診療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這是一個新的起點
至此,在支氣管鏡機器人應用領域,解放軍總醫院成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家同時具有先進的多模態導航支氣管鏡機器人Monarch及形狀感知機器人Ion的醫院。腫瘤醫學部將持續在肺結節及早期肺癌的超微創、全肺到達且診療一體方面深耕細作,為廣大官兵和患者提高肺癌早期診斷、降低死亡率,同時最大程度保證生活質量,提供更為優化的解決方案。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第一醫學中心
撰文 | 李曉燕
攝影 | 谷 雨
刊期 | 第 2899 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李笑一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