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寫了我們可能會見證人口跌破14億這個話題,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其實整個東亞的生育率都崩了。
有數據說明:韓國,2022年總和生育率跌到了0.78,全球最低記錄,全球;日本,這個不必說,就是以生育率低下知名的,中國,2023年總和生育率跌至1.2。
之前聯合國人口基金的報告說,印度的總和生育率已經跌到1.9了,也跌破了2。印度人也不想生了,而人口能夠順利代際更迭需要的生育率是2.1,這是個臨界點,否則就會慢慢走向群體萎縮。
所以經濟學人用了「全球生育率崩盤」這句話來描述,在這其中,東亞具體來說就是中日韓三國的生育率又低得特別凸出。
印度先不說,不是一個文化圈的,離得太遠,而且只是剛跌破2而已,1.9也是遙遙領先,相比之下,韓國的0.78屬于完全沒眼看。
但先別開心,如果看我們具體一些地區的話,生育率可能比韓國還低,例如上海,2024年的總和生育率是0.72,甚至低于韓國。
雖然經濟增長確實會帶來生育率降低的結果,但東亞比較詭異,掉得太猛了,太快了,歐洲都發達了這么多年了,總和生育率也高于東亞,美國甚至能達到1.62(2023年美國CDC數據)。
有沒有東亞獨特的原因呢?刨除經濟居住等等成本方面的原因(日本育兒補貼挺猛的),有一個點,是屬于儒家文化圈共有的BUG,從我的接觸和經歷來看,就是儒家文化從來沒有創造出一個真正對個體友好的集體組織形式。
大到企業,學校,小到家庭。今天的生育率低,也不僅僅是女性不愿意生育,相當一部分男性,其實也不愿意生育,婚姻也是一樣,大家都不想結。創造出來的「家庭」這種集體形式,很多女性吐槽,很多男性也吐槽。
從古至今,我覺得儒家文化都沒有創造出來,真正對個體友好的集體組織形式,而且沒有這樣的內生動力。
不過今天的集體組織形式已經好很多了,這是因為有現代個體主義觀念的融入。但有一些集體還是令身處其中的個體感受非常不好,比如管控非常嚴格,用的詞都是規訓之類的,你去看,一般都是傳統觀念味兒比較濃的地方。
那些把網癮少年不當人來管的一些基地,最喜歡在墻上掛古人的名人名言了。
有人可能會反駁我,你去看看古典籍,看看里邊的內容,天真了朋友,如果你要感受最純真的傳統觀念塑造的家庭組織形式,它不在典籍的那些句子里,它在最廣袤的農村里。
你看看那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作為個體是怎么被對待的,你就知道了我這番話的意思了。現在城鎮化大家雖然進城了,但觀念的迭代需要好幾代人才會改變,而且改變力度也不會很大。
所以所謂結婚率跌婚姻率跌,從集體形式的角度來說,是越來越多的個體,在經濟發展程度能夠支持一個人也能活得很好的情況下,對「家庭」這種集體形式的拒絕。
大家就是覺得這種形式沒有什么吸引力,覺得不好,是傳統觀念延續到現在,在創造家庭這種集體形式時,算是失敗的一種體現。
而儒家又是最喜歡攢集體的,動不動口號就是天地,生民,集體,天下,蒼生,等等,諸如此類,喜歡非得把一個個體拉到某個集體形式里去,否則擱古代弄不好都沒法在社會上活。
大家都是見過上一輩人怎么進入家庭,經營家庭,怎么在家庭這種組織形式中生活的,評論區可以談談,你羨慕這種家庭生活嗎?羨慕上一輩人的家庭生活嗎?
所以生育率崩,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反噬,上一輩的家庭形式受傳統影響遠比這一代人深,后者沒有能創造讓個體感受友好的集體形式,但又喜歡攢集體,然后家庭生活在現代社會新一代個體中越來越失去吸引力,年輕人扭頭就走。
而且我并不看好有解決之道,畢竟現在性別對立也越來越嚴重了,唯一的希望是科技發展,可以不婚單人生育,男女都能生育,這樣的話,想生的話就能生,不想生的就不生,也不用吵來吵去。
這個話題就聊到這了,接著聊聊其它的:
1)上周六,我們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舉辦了第一場線下沙龍,邀請了4位嘉賓分享,準備一百多份伴手禮,現場人非常多。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舉辦百人大場的線下沙龍活動,感覺也沒有出太大的岔子,這一整天都是比較緊張的,生怕哪個環節出問題,不過總體還是比較順暢的,返圖如下:
這一場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做線下活動的經驗,下一場,我們準備去上海,回頭歡迎上海的朋友也都來參加。
2)策劃一場活動也不單純是做一個信息場,人員場,其實還有能量場。
廣州線下沙龍的時候,我看到一位上了年紀而且頭發比較白的姐姐,也在跟我們交流,參與其中,那一瞬間我非常感動。
人宅久了,可以出來走走,總是好的,感受一些新鮮的信息,見一個新的人,也從這些信息和人群中,感受新鮮的能量供給,回去又滿血復活了,這也是活動的價值之一。
再次謝謝廣州的讀者們過來支持。
3)我最近還關注到高考考了288分然后被官媒轉發起號成功成了網紅的事兒,這讓我想起了扁擔女孩。
因為她也被官媒關注了,我當時說,她應該趁著這個機會把號做起來,是個勵志的正向例子,但扁擔女孩不開號,要去打暑假工。
288分這個考生在官媒轉發了她的視頻之后,自己和父母都迅速開了個號,不管輿論怎么樣,先趁著熱度把粉絲漲起來。我看了一下現在抖音粉大號已經快20萬了,就那一個視頻戴起來的。
很多人也非常憤怒,288分有什么可值得媒體捧的,還給捧成網紅了,你讓那些辛辛苦苦的小鎮做題家怎么想?
我非常理解而且支持這種憤怒,人家發視頻是自己發,媒體轉還給熱捧,這算怎么回事兒?是沒有什么事情值得關注了嗎?
但另外一個點,這個女孩和她這一家人也非常聰明,非常快速地就結果了這一波流量,喜歡的自然有人喜歡,不喜歡的也就罵罵,事情總會過去。
風頭過去之后,該拍視頻拍視頻,該帶貨帶貨…這幾乎是必然的事兒。
最后感慨一下,高考288分起號成功這件事,肯定很多人不爽,也沒用。從高考分數上來說,600多分遙遙領先于288分,但從自媒體市場來看,600多分,有600多分的市場,288分,有288分的市場。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玩法,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玩法。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5年6月30日-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歡迎大家關注)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