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河南的天可不消停,老天爺要大灑水了。6月30日晚到7月1日,北中部、西部好多地方下了暴雨大暴雨。
鶴壁、新鄉、三門峽等地部分縣市區,雨水嘩嘩下,跟倒盆似的。全省平均降水量23.2毫米,457個地方雨水超過50毫米。
嵩縣白云山、西峽縣老界嶺等地,降水量都超過了200毫米。
6月30日22時至23時,西峽縣太平一小時就下了近100毫米的雨。
7月1日白天到夜里,淮河以北還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黃河以北和鄭州、開封等地部分縣市,中到大雨少不了,局部還可能暴雨大暴雨。
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這些強對流天氣,也會跟著來搗亂。2日到3日,西部、西北部多云,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他縣市晴天間多云,但偏南風3級左右,陣風6到7級可不小。
3日中西部、西北部部分縣市,大日頭毒得很,最高氣溫35℃~37℃,局部能到37℃~39℃。這么復雜的天氣,對咱種地的老鄉影響可不小。
強降雨一來,田里容易積水,莊稼根泡在水里可受不了。玉米、花生這些作物,積水久了會爛根,影響生長。山區的老鄉注意,暴雨可能引發泥石流、滑坡,地里干活得留意山坡情況。
平原地區種大棚的,得趕緊檢查棚架子,雷暴大風容易把棚吹翻。蔬菜大棚里,雨水多了濕度大,病害容易找上門,得提前做好防治。
7月1日不少高速路段因為降雨,對車輛上站有限制,開車運農資的老鄉要注意路況。
洛陽白云山、龍峪灣,南陽老界嶺、內鄉寶天曼這些景區都閉園了,咱農民老鄉就別想著這時候去玩了,專心忙地里的活。傳統里咱農民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這些土辦法有管用的地方。但現在有科學的天氣預報,咱得把土辦法和科學結合起來,應對天氣更靠譜。
我個人認為,這天氣變化快,咱得時刻盯著天氣預報,別耽誤了農時。未來幾天又下雨又高溫,這對莊稼是個考驗,也是咱管理的關鍵時候。不同地形、不同作物,應對辦法不一樣。
山區防積水防災害,平原防大風防病害,湖區還要注意排澇。地里的活再忙,也要先把防災措施做好,不然一場雨一陣風,可能就前功盡棄了。
現在該做什么?趕緊檢查田里的排水渠,保證水流暢通;加固大棚、棚架,別讓大風吹壞了;關注當地氣象臺的預警,提前做好準備。
要是自己拿不準,就問問村里的農技員,或者看看咱的后續詳細指導。
天氣多變,但咱有辦法應對,只要提前準備,就能把損失降到最低。記住,種地跟著天氣走,科學防災保豐收,咱農民老鄉的日子,就得靠這股子細心和勤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