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
余杭百丈 養老食堂的送餐員金惠芳準時
將打包好的午飯送到了
92歲周爺爺的手中。
送完餐后的金惠芳并沒有著急走,
而是問道:大爺,今天有菜嗎?
說完,爺爺便從后院拿出了
打包好的一大袋土豆,
金惠芳稱好斤數后,
便將35元現金給到了大爺。
和送餐員道別后,
周爺爺和老伴一起吃著
剛送來的熱乎午飯。
“種菜能換錢?一開始我還真以為
是在逗我們老人家玩呢!”
手里攥著剛賣掉土豆換來的
現金的周爺爺欣喜地說。
如今,在余杭百丈鎮,
“在地收菜”的助老模式,
正在悄然改變老人們的生活。
自已種的蔬菜能變成養老錢
還能送上相熟老友的餐桌
家門口的“綠色銀行”傳遞鄰里溫度
在百丈鎮幾乎家家戶戶的老人
都會習慣在自家空地上種些應季的蔬菜,
不僅可以供自己家日常吃,
不少勤勞的老人還會把多種的蔬菜
拿到農貿市場門口兜售。
百丈鎮考慮到
山區居住地和農貿市場距離都較遠,
老年人行動也不便,
來往賣菜存在諸多不便,也有不少安全隱患。
正好,鎮里的養老食堂
也需要采購蔬菜,
而且不管刮風下雨都要給老人送餐,
可以把‘送餐’和‘收菜’結合起來,
便有了“在地收菜“的實踐想法。
說干就干,5月初,
”在地收菜“正式開始實施。
送餐員上門送飯時,
順便把老人家里富余的新鮮菜
按市場價收走。
第二天,這些菜經過食堂加工,
就又回到了老人的餐盒里。
清晨,
86歲的戴奶奶開始
采摘自家菜園里的土豆。
很快,
一籃沉甸甸的土豆被裝上車。
“沒想到這些菜還能變成養老錢!”
看著手里的鈔票,
戴奶奶笑得眼角泛起皺紋。
與戴奶奶的喜悅相映成趣的,
是72歲的張大爺。
他在食堂用餐時,特意嘗了一口
今日的土豆燉菜:“這是老戴種的!
口感綿密,味道就是不一樣?!?/p>
對他而言,
“在地收菜”不僅是新鮮食材的保障,
更是一場跨越餐桌的鄉鄰情誼
種菜老人用雙手傳遞心意,
用餐老人則在飯菜中品味熟悉的鄉愁。
菜園與餐桌的無縫銜接
不僅要讓養老餐有“家的味道”
也要有規范的收購流程和品質保證
為了讓收菜令老人舒心,
吃菜也令大家放心,
百丈鎮社會事務辦與第三方運營單位、
市場監管所、村社干部等
也進行了多次討論,
制定了嚴格規范的工作方案。
中心制定了清晰的收菜清單與標準,
優先采購當季、易儲存的本地品種,
如土豆、南瓜、蘿卜等。
每周五,
第三方運營單位一馨養老公司
也會早早敲定下周的菜單和用量。
聯系菜場相關工作人員,
了解本地應季、老年人種植有富余的菜。
確定好收菜單、菜量和價格。
通過微信群等方式,
讓老人知曉本周收菜表單。
特別關照獨居、孤寡等困難老人,
優先通知、優先收購。
收購流程也充滿人性化設計:
老人可自由選擇“現場兌換”或“上門收菜”,
既節省體力,又提升效率。
如需上門收菜,
提前溝通后,送餐員送餐時便會順路收菜,
現場現金支付。
而每一份蔬菜也需經過
“外觀、新鮮度、安全性”三重篩選,
確保品質達標。
收回的蔬菜次日都會抽樣送鎮農貿市場檢疫,
合格菜品可以用于制餐。
不合格菜品將退回,
規則都會提前告知老人。
考慮到老人
接收新事物的渠道有限,
知曉度不高等問題,
為了讓更多居住分散的老人
能參與“在地收菜”,
百丈鎮還使出了組合拳:
通過養老食堂場地、鎮政府公眾號、
村群、老齡活動、傳單入戶等途徑,
來擴大知曉度,
目前參與進來的老人也越來越多。
“在地收菜”是山區養老服務的創新嘗試
百丈鎮將整合更多本地資源
繼續探索更多創新模式
百丈鎮是典型的地廣人稀山區鄉鎮,
對于農村老人養老服務,
百丈鎮一直很重視。
早在2020年,
百丈養老助餐中心食堂就開始運營了,
并于2025年1月搬入幸福百齡聯動支持中心。
養老食堂后廚十分干凈,
墻上貼著每周的菜單,
針對糖尿病老人還推出了特別菜單。
食堂餐食葷素搭配,
60周歲至70周歲的老人每餐繳納6元,
70周歲至80周歲老人每餐繳納5元,
80周歲至90周歲老人每餐繳納4元,
90歲以上老人免費。
目前全鎮有247位老人需要送餐服務,
百丈鎮6個村由5個送餐員負責配送。
“考慮到老人吃飯比較早,
所以食堂一般早上7、8點就得開始準備,
10點多就得把餐食送到老人家?!?/p>
百丈鎮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凌路通告訴天妹。
而“在地收菜”則打破了之前
傳統助餐服務的單向供給邏輯。
種菜老人通過勞動獲得收入,
重拾晚年生活的自主性與價值感;
而食堂則以“原產地直供”方式,
為行動不便或獨居老人提供
營養均衡的餐食,
讓助餐服務回歸“家的味道”。
這種“以老助老”的理念,
不僅降低了養老服務成本,
更激活了山區內生動力。
百丈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地收菜”是山區養老服務精細化、
精準化的創新嘗試。
未來,百丈鎮養老食堂計劃
整合更多本地資源,
探索“積分兌換服務”
“特色農產品共享”等創新模式,
推動鄉鄰互助的良性循環持續拓展,
為山區養老注入持久的社區活力。
來源:天天看余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