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一位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的名字基本等同于“品味”與“獨特”的珠寶大師,一定會有他的名字——
Tiffany的傳奇設計師讓·史隆伯杰(Jean Schlumberger)。
他制造讓人興奮不已的珠寶,《VOGUE》的傳奇 編 輯 戴安娜·弗里蘭 (Diana Vreeland) 贊嘆 于 :“毫不含蓄地說,一件讓·史隆伯杰的設計能夠點亮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
然而這位人人追捧,在每一個時代浪潮中都如此不可忽視的藝術大師,似乎一直都不是那么“主流”的人。
因為你很難將他的名字套到某種流行審美思潮的框架里。
在他于巴黎追尋藝術出路的那個年代,新藝術主義風潮還未褪去,裝飾藝術正大行其道,古典的、規律的、對稱的、注重比例平衡的審美是新興主流。
他卻像是活在夢里,喜歡參差不齊的不規則肌理,打造新奇夢幻的物件。
▲ 戴安娜·弗里蘭是史隆伯杰的忠實支持者之一,她的收藏中最知名的一件莫過這件Trophée de Vaillance胸針,這件融合了刀劍和珍珠盔甲的作品,正來源于她的一個夢境。
后來他與當時最能夠代表未來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頻頻合作,他似乎也不是那種熱衷標新立異、時刻走在最前面的人。相反的,他更愿意稱自己在做“古董珠寶”。
弗里蘭女士也曾經這樣評價他:“他如此深刻地理解這個世界的奇妙,這也是為何他并非一個夢想家。世界是一個幻象,但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1936 年,彼時巴黎的最受矚目的新銳設計師夏帕瑞麗找到史隆伯杰為她定制紐扣,后來又擴展到胸針和其他配飾。于是史隆伯杰的設計也在融入到其它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作品當中。畢加索于1937年創作了一幅名為《 Portrait of Nusch Eluard wearing Schiaparelli 》的畫作,作為模特的法國演員 Nusch Eluard胸前正佩戴著史隆伯杰設計的小天使胸針。
你看多神奇啊,熱衷古典的、推崇現代的、迷戀未來的,好像都不妨礙喜歡上他的作品。
史隆伯杰手下好像有一個烏托邦一樣的小世界,可以脫離時間的桎梏,也不需要框定某種審美與思想的局限,當你看到它,便會被一種本真的靈氣擊中。
這種觸動的交匯點或許就在于——“自然”。
在他的創作中,自然元素繁盛盎然,植物、葉片、花朵、枝頭的小鳥、海邊的貝殼、暢游于洋流中自由自在的海洋生物,它們有自己的生態,而這種生機與人類的直接關聯是低的。
它們不是代言化身,也并非象征物,每一個生靈都只是它們自己。
而欣賞或擁有它們的我們,似乎也像回歸最初原始,成為自然之美最好奇也最虔誠的觀察者。
我們可以特別直觀地感受到讓·史隆伯杰對生命的愛,但更珍貴的是——他熱愛自然,并愛其如是。
要做到這樣的境界,其實很不容易。
如果回溯他的成長,很多時候,史隆伯杰常常更偏愛以一個觀察者的視角與世界相處。
他生于紡織大戶,經商世家,然而他志不在此。自小,涂鴉本里的世界或許更讓他感到親近和愉悅。
年輕的史隆伯杰并沒有因為展現出繪畫天賦而受到家人重視,但繪畫卻為他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作為珠寶設計師,造物卻并非史隆伯杰最擅長的。在完成一件 三維作品之前,他會在繪圖紙上完善他的初稿和設計,而后將草圖交給他最信賴的伙伴尼古拉斯·邦加德 (Nicolas Bongard) 繼續完成珠寶模型。倆人是發小, 1956 年Tiffany 的主席沃爾特·豪溫(Walter Hoving)找到他們(后來他們甚至一起成為 Tiffany 的副總裁)。在這五十多年里,他們一直保持著最親密的合作關系。
史隆伯杰一定是喜靜的人,盡管他的作品為最耀眼的明星追捧,他本人倒不喜出場。在不那么密集工作的時候,要么就在環球旅行,要么就在家里畫畫。
他常去的目的地是斯里蘭卡、泰國、印尼和菲律賓,他游歷于這些擁有豐富海洋生態的熱帶海域國家,而且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他便長居于瓜德羅普島,一個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屬島嶼。
▲這張著名的照片,拍攝于讓·史隆伯杰在他位于 瓜德羅普島的家中。
他非常耐心,花費大量時間,如饑似渴地觀察自然,記錄自然。
邦加德曾說,有次他去瓜德羅普島拜訪老友,他們乘船出海,史隆伯杰從淺水灘里撈起一只纏著藻類的貝殼,第二天他的工作室便出現了一幅已經完成的畫作。
在面對這些自然生靈時,他常有一種赤子般的坦率與真誠,他并不試圖改變它們,而是盡其所能貼近造物主賜予的最鮮活的神奇。
所以當我們驚嘆于史隆伯杰作品中大膽的用色、多變的紋理,和仿佛下一秒就會活過來那樣靈動的造型,或許更往深層,真正觸動我們的,是那種無人打擾、兀自生長的自由氣息。
▲Tiffany高級珠寶廣告,1976年(左);1966年(右)
1960年代,在摯友邦妮·梅隆(Rachel Lambert "Bunny" Mellon)夫人的特別委托下,史隆伯杰制作了一只水母造型的胸針。
這件珠寶的靈感故事還蠻有趣的,梅隆夫人在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島度假時,被水中的水母蟄傷。兩位心靈相通的藝術家想到的,是用一件珠寶記錄下這個瞬間。
那是一只特別漂亮的小水母,史隆伯杰將凸圓形的月光石布滿于它的傘狀體,并點綴上小顆鉆石,這種半透明泛著藍色暈彩的寶石就像海水折射月光。
▲傘蓋底下纏繞的觸須,那曾經刺痛梅隆夫人的“兇器”,被鑲嵌上長方形的藍寶石;還有經過拋光的金色觸須,會隨著佩戴者的動作輕輕搖擺,就像它在海中浮游的模樣。
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史隆伯杰在創作這件珠寶時,那種淡淡的喜悅心情。雖說是一場小小的意外,卻也是被生活賜予的,與美好生靈的不期而遇。
當然,這也不是他第一次以遠離人群的神秘海洋為靈感進行創作。
早在30年代末,他便制作出一枚尾部可以立住支撐的魚形打火機,像是馬上要躍出水面。
▲這支打火機全身以18k金打造,魚眼睛的位置則鑲嵌彩色寶石和翡翠,也是他第一件使用貴金屬與寶石制作的作品。點火位置被巧妙地隱藏在魚的頭部,不使用時完全就是一枚隨身飾物。這只優雅又有點小幽默的立體造型打火機迅速成了巴黎與紐約上流名媛中的爆款單品。
那些鐘愛收集史隆伯杰的名女人們大多擁有不少于一件史隆伯杰的海洋珠寶。
▲史隆伯杰最忠實的顧客之一,20世紀中葉美國名媛中最受矚目的貝比·帕麗(Babe Paley),就尤其鐘愛他的海星胸針。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在1964年電影《鬣蜥之夜》首映禮之后,就頻頻佩戴著理查德·伯頓送她的史隆伯杰海豚胸針。
但要說誰最熱衷,那還得是與史隆伯杰一樣深愛自然的梅隆夫人。除了那枚奇跡般的水母胸針,她最喜歡的一件史隆伯杰作品,是一件魚鰭點綴紅色琺瑯的鉆石雙魚胸針,眼睛點綴綠色翡翠。
▲同樣造型的胸針,她還有一枚藍色琺瑯款,雙眼位置是紅寶石。
串聯起他們之間諸多共同回憶的貝殼也曾被化作璀璨珍寶。這枚主體鑲嵌藍寶石的貝殼,被鉆石與黃金塑成的浪花包裹,好像真的能看到它被自然之力沖到沙灘的那個瞬間。
人心會被自然悄無聲息地治愈,變得柔軟、舒展,如何看見自然其實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我相信史隆伯杰已經悟出他的道,愛它,并愛其如是,不以人的欲望波及,也不嘗試改變,幸運的話,從自然中收獲一個瞬間,反復描摹、想象、感悟,讓它與思想的纖維有機結合,最終會收獲創作的愉悅與內心的充盈。
長久注視這些精妙絕倫的珠寶作品,再浮躁的心好像也能被海浪撫平。這份對于自然的熱忱,是史隆伯杰留給Tiffany最大的禮物。
在2025年,身處當下的我們,依舊能夠在Tiffany,看到那個奇幻又使人寧靜的海洋世界。
今年夏天,Tiffany 發布了2025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Sea of Wonder瑰海奇珍,這個系列的新作依舊在Tiffany珠寶與高級珠寶首席藝術官NathalieVerdeille的設計與指導下完成。
Nathalie將這個系列稱之為“一段穿越深海未知之境的旅程”,在她獨特的視角下,我們得以瞧見史隆伯杰曾經“發現”的那片海域,又在發生什么新奇故事——
▲海韻疊浪(Wave)主題項鏈(左)
鎏金玄武(Sea Turtle)主題戒指(右)
在這個系列里,用到或具象或抽象的手法,致敬了讓·史隆伯杰對海洋的鐘情,我們還看到諸多 Tiffany 的寶藏古董珍藏元素在當代視角下的創新演繹。
比如“海龍幻舞”的章節,就是從史隆伯杰 1968 年設計的標志性海馬胸針中汲取靈感。
這種像是佩戴王冠般驕傲獨行的海洋精靈,在全新的海龍幻舞系列中又有了新的姿態,它的身體被點綴上與地球幾乎同齡的風信子石,黃金串織起它華美的衣袍,而靈活卷曲的尾部則點綴上與深海有著同樣幻彩的月光石。
▲海龍幻舞(Seahorse)主題胸針
而同一個系列它的同伴,另一只身體鑲嵌圓形蛋面月光石和天然紫色藍寶石的海馬,則與當年梅隆夫人的水母胸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海龍幻舞(Seahorse)主題胸針
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一條彩寶混搭的項鏈。
它并非描繪一個具體的生物,而是像目睹海龍游經的一抹幻影。鉆石璀璨中閃動藍色、紫色的藍寶石光芒,與月光石彩虹般的暈影交織,和諧又迷離。凝望它好似我們也被融化在夢境一般的柔軟波紋。
▲海龍幻舞(Seahorse)主題項鏈
“鎏金玄武”則進入另一種生命的浮游空間,這個系列的主角是可以在海洋與陸地的古老兩棲生物——海龜。
▲鎏金玄武(Sea Turtle)主題胸針
Tiffany 的古董珍藏作品中曾有諸多紋理豐富造型立體的海龜胸針,而這個系列中最受矚目的也是一枚海龜吊墜。
▲鎏金玄武(Sea Turtle)主題吊墜與戒指
它不僅用精心設計過的不同切割方式的鉆石呈現令人驚嘆的立體紋路,它也像真實的水之守護神一樣,可以自由變換造型。
▲鎏金玄武(Sea Turtle)主題吊墜
這枚吊墜鑲嵌著總重逾30 克拉的鉆石,視覺最中心位置,是一枚4克拉的枕形切割鉆石,而分布于八角形紋理中的是經過精心排布的玫瑰形和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作為吊墜可以完整呈現龜殼的復雜紋路,通過內置的隱藏機械結構,還可以變換成胸針佩戴。
隨著“碧海蔓影”,我們來到一處海底深處的秘密花園。這處的光景特別奇妙,雖是碧海深處,卻有幾分陸地世界的繁茂多姿。
▲碧海蔓影(Ocean Flora)主題耳環和戒指
在一款刻畫海草蔓舞的項鏈上,我們好像看到史隆伯杰曾經刻畫過的隨機生長隨心搖曳的繁盛枝葉。
但海底的生態與陸面終歸是不一樣的,這條項鏈特別巧妙的部分,是肉眼看來像是隨著海水浮力飄懸于鉆石枝葉上的5枚澄凈的鮮綠色祖母綠。
▲碧海蔓影(Ocean Flora)主題項鏈
Tiffany 特別挑選了未經優化處理的贊比亞無注油祖母綠,高凈度的無注油祖母綠極為稀少,它的色澤更鮮更淺,質感也更加天然干凈。不得不感慨Tiffany自1837年沉淀至今的珠寶審美,知道用什么樣的寶石才能襯托最原生的自然美態。
▲碧海蔓影(Ocean Flora)主題項鏈
我們都知道,史隆伯杰塑造海星向來有一手,不僅材質變換多樣,他尤其擅長刻畫海星的“神韻”,雖然精巧如海底的星星,但它們卻別有一番俏皮可愛,時而舒展身軀,時而信步閑游,它們有自己的一套生命哲學。
在全新的“海巖星韻”中,Tiffany 同樣精準地抓取到這抹無憂無慮的神韻。
▲ 這個系列的靈感正來自史隆伯杰于1956年在Tiffany工作首年設計的鉆石和珍珠胸針(左)。
這個系列中就有一組特別可愛的海星珠寶,看起來圓圓鈍鈍的肢干有一種肉感,不規則擺動又好像在快樂舞動,黃金刻畫出它的骨骼與棘突,保留了一些微妙的“生物感”。
▲海巖星韻(Starfish)主題項鏈與耳環
不過最矚目的,當屬位于珠寶中心的紅寶石,這個系列的寶石選用同樣講究,Tiffany 選用了未經優化處理的莫桑比克紅寶石,未經加熱卻依舊飽和濃郁,稀有的高凈度帶來動人心魄的光澤,與海洋生物自帶的澄凈呼應上了。
▲海巖星韻(Starfish)主題耳環
紅寶石與鉆石和黃金的經典搭配,讓這組海星珠寶有一種黃金年代的復古感,特別像五六十年代出現在電影銀幕上的名伶會喜歡的珠寶!
▲海巖星韻(Starfish)主題項鏈與耳環、戒指
同樣讓我有這樣觀感的,還有“深海星芒”系列里的作品。
這個系列以史隆伯杰在 1961年創作的海膽臺鐘為靈感,而當年史隆伯杰在創作這個作品時,就相當天才地將他從小在紡織世家耳濡目染的“繩索”與織物靈感融合進來。
▲史隆伯杰于 1961 年創作的海膽靈感臺鐘
海膽為了適應海洋生存而衍生出放射性幾何花紋,本身就是宇宙中理性與感性共存的偉大奇跡。史隆伯杰發現它與織物的紋樣呼應,讓它們都一下子從各自的世界中跳脫出來,超越現實,成為異想世界中的存在。
而這一創意結合在“深海星芒”系列,也被Nathalie Verdeille延伸到了一系列極富創意的作品中。
▲深海星芒(Urchin )主題戒指與項鏈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條璀璨奪目的海膽項鏈,金珠鑲嵌鉆石連結成鏈條,主體部分以 18k黃金編織成“繩索”,與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一起,共同環繞中心一顆逾18克拉的濃彩黃鉆。
▲深海星芒(Urchin )主題項鏈
戒指與耳環的演繹同樣精彩,要將如此紛繁復雜的元素通過合理的結構有機組合起來,真的不僅需要創意,還需要精通非凡的專業知識。
Nathalie Verdeille 就曾說到:“我們反復改進外形和機制,直到在每件作品中展現絲滑的流動和靈巧的動感。”
▲深海星芒(Urchin )主題耳環與戒指
在最后一個“海浪疊韻”章節,Tiffany 甚至運用精湛的設計工藝,將海浪做出了雕塑一般的立體效果。這個系列想要呈現的律動美感與視覺張力,則來自于史隆伯杰備受喜愛的經典Leaves項鏈。
▲Leaves 項鏈(左)
海韻疊浪(Wave)主題胸針(右)
初看這個系列,我其實震撼于Tiffany把一般只會被當做“配角”的海浪也當作生命來塑造。
比如在這件海浪珠寶中,除了用超過145克拉的鉆石和仿佛凝煉海水能量的藍綠色銅鋰碧璽,來營造浪花層疊涌動的動態效果,在浪花的“尾部”,還點綴著小小的金色“觸角”。視覺效果更為豐富的同時,還能感受到一種別致的生命張力。
▲海韻疊浪(Wave)主題項鏈
在同系列的另一組珠寶也有類似的觀感。鉆石勾勒出正在翻涌的白色海浪,有時又好像正在舞動的某種生命體。
▲海韻疊浪(Wave)主題項鏈、耳環與戒指
深入地欣賞今年的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Sea of Wonder瑰海奇珍,我更理解了為什么Tiffany會如此鐘愛與海洋相伴。
對于有限的人類來說,海洋神秘磅礴,或許真的還有很多秘密沒有被發現了解,但又因為它足夠靜謐深邃,如此安靜無言卻可以無限地容納想象,即使只抓取到一瞬的動人姿態,也值得將其點綴珍寶,化為永恒。
上文:
作者:阿碗
責任編輯:阿碗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